390. 花自向陽(107)三更(1 / 2)

花自向陽(107)

昔年的大院說散就散了。

退休人員的房子集中在靠西北角的幾棟樓, 那邊有個後門。他們多是從後門進出,不從這邊繞。

而單位的食堂也跟著改製了,以前都是滿大院的人, 誰願意去買誰就去買。現在呢?食堂分內食堂和外食堂。

外食堂是大家都能去買的食堂, 而內食堂是在職人員的專屬食堂。

內食堂每月有定量的票,每個人都能拿到屬於個人的票。這個是單位有補貼的,比如一份紅燒肉, 在外食堂得賣三毛, 但在內食堂,隻要一毛。

職工家屬想買,去外食堂。在職的, 從內食堂,便宜的多!

李妍人家兩口子回家不開火的, 都在食堂吃。在食堂吃, 吃的好, 還比自家做更便宜。

桐桐算了一下, 要是自己在食堂吃飯, 一日三餐,一周吃六天, 這一個月的開銷七八塊就夠了!而且是葷素搭配,口味極佳。

且單位內澡堂洗澡,不要錢。凡是出公差, 比如桐桐去醫院那邊,坐公交的話, 車票拿回來報銷。若是騎自行車去的,這個給你記上,結工資的時候按照公交票價, 補貼給你。

另外還有實驗室人員以及化學實驗材料保管人員,他們有高危行業的補助,隻這一份補助,就比原本的工資高。

若是病了,領高危補助這一部分人,所有的醫藥費用全由單位出。

其他人員,不管大病小病,單位給報銷百分之八十。

就像是桐桐這眼看要生了吧,有指定的醫院,作為研究人員可享受獨立病房,有四十天的產育假,生孩子的費用單位給報銷百分之八十。

可以說,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單位都給負責。這種情況下,就覺得隻要乾好工作,其他的壓根不用考量。

此刻,坐在林家跟林誠儒麵對麵談話的是新上任的院長,叫褚雲鋒。

這人今年四十八了,五十年代的大學生,學的是化工。在企業呆過,也在部委呆過。之前的領導大刀闊斧的改了一次,把原來單位上的人都得罪了。

但是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改革,人家高升了。

整個班子都高升走了。

這次上麵給重新配置了一個領導班子,院長就是褚雲鋒。新領導一上任,先行的就是各種福利政策。尤其是給研究人員的各種政策性的照顧,特彆的得人心。

這會子他坐在林誠儒麵前,笑的很謙和:“林工,您看您還有什麼要叮囑的!您的意見和建議,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

他膝蓋上甚至還放了一個筆記本,筆就拿在手裡,等著林誠儒說話。

林誠儒:“……”再多說,那就過分了!不要小看天下英雄,人家知道怎麼做。於是,他就誇褚雲鋒,好話說了許多。

褚雲鋒就反誇桐桐,“我看了人事部的檔案,咱們林研究員還在自考中西醫。四月份的成績已經出來了,成績單也已經在單位報備過了。幾乎是滿分的成績!這在咱們單位,算是獨一份。”

當一個人橫跨幾個學科的時候,她就是有不可替代性。

“接下來,咱們除了發掘人才,還會培養人才,重用人才。國外的一些化學實驗室確實更先進,咱們也有意派遣人過去,實習兩到三年……”

林誠儒就笑,“林桐的方向在內不在外,這個機會留給彆人!向彆人學習,這確實該重視。得承認跟彆人存在差距!”

是啊!現在的條件吸引不了外來的人才,咱隻能送人出去學習。

褚雲鋒又鼓勵桐桐:“一定要考,考試占用時間不用請假,隻要報備就行。咱們永遠鼓勵大家提升自己!科研工作,是個隻能埋頭耕耘,不敢著急問收獲的工作。不急,年輕是積累的時期,咱們不吝惜在年輕人身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和物質。”

桐桐就笑,“不敢辜負您的厚望。”

隻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大院裡徹底變樣了。

熟悉的人少了一半都不止,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成了近兩年才來的年輕人。

在沒生以前,自家又搬了一次家。

搬到了七十平的三居室房子裡,再也沒有那種不用喊,人就蜂擁而至的情形了。四爺才說打電話喊方和平那些來幫忙的,結果倒是矮子,他屬於單位的清潔工。像是他這樣的,當年瞎胡混,現在接班搞後勤的,反倒是留下來了。

他們每個人都有清潔區,樓道裡,樓下都在他們的清潔範圍裡。

還有人負責水電工,負責通馬桶,負責供暖等等,確實需要乾苦力的,這次並沒有被裁撤掉。

他喊了這麼一幫人,給桐桐把家給搬了過去。

這種幫忙,給人家錢就是瞧不起人。四爺從抽屜裡取了煙,一人給了一條。

像是小石頭家,老太太再也不能說不用管,就會有人給她把水提過去。單位沒管他們家,因為都是老幼病殘,怎麼弄呀?

不動、不管就是最好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