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花自向陽(124)二更(1 / 2)

花自向陽(124)

人家是大師呀, 被這麼打斷一問,就很不高興。

轉過臉來看桐桐:“你提的這些問題,等聽完課之後, 自有答案。”

桐桐一臉認同的點頭, “之前看報道, 電視上、廣播上還有報紙上, 都有大篇幅的報道。我很關注!梁大師的大名我是聽過的,而且如雷貫耳。但就是一點, 我沒見過梁大師的氣功。先生授課, 最重要的是得叫學生信服這個老師。比如, 這位老師畢業於名校, 成績優異,於是, 學生肅然起敬。這是有量化標準的!可氣功大師,是近來才被大家所熟知。真正見識過的幾乎沒有,也無法從心理去判彆要教授我們的老師是怎麼樣一個水準。我想, 為了更好的教學, 是不是能叫我們先見識見識什麼是氣功。”

這個呀?“你這個小同誌就是不說,我也要叫大家看的。”梁大師看著大禮堂的人, “大家都知道,我所擅長的是氣功治病。能催動氣功疏通經絡,治療舊疾。今兒呢, 我也帶了我的一個病人前來!”

說著,就從他的助理人員裡拉了一個人出來,是個瘦小的老頭,看起來無精打采的,“氣功治病所耗功力極大, 我每天能運功三次。因此,每一次運功都非常珍貴!而這個病人的情況呢,每天至少得運功兩次為他治病。我呢,將治病的過程展示給大家看,叫大家也看看什麼是真正的氣功。”

這話才一落,小禮堂掌聲雷動,叫好聲一片。

林楓心說:這要是是個混亂的場子,混幾個托兒,還能真一點!這種單位的場子,大家都彼此認識,沒法混進托兒,所以,他乾脆就帶了個托兒來。他也知道此舉容易被人戳穿,所以,提前有了說辭,那便是功力耗損,又不能耽擱病人。

好像合情合理,對吧?

隻看這家夥怎麼表演了。

他看向桐桐,就見桐桐饒有興致打量那病人,然後她湊近話筒,說了一句:“我是個中醫,我能先替這個病人把把脈嗎?看看氣功都治療什麼病症。”

梁大師示意病人:“給這位小大夫瞧瞧。”

這瘦小老頭就把胳膊伸過去了,桐桐一號脈就知道,這人隻是年紀到了,有一些退化性病變,沒有大的問題!他看起來枯瘦蠟黃:

枯瘦是老了,年紀到了,滿臉的褶子,跟枯樹皮似得,不奇怪。

蠟黃,這未必是病,連著不停的吃南瓜、胡蘿卜這樣的東西,這些食物裡麵所含的胡蘿卜素就能把人‘染黃’了,停上半個月黃色自然就退了。

至於病懨懨的沒精神……裝的!懶漢裝這個裝的可像了。隻要不叫乾活,啥樣裝不出來呀?去哪個村裡找不出幾個這樣會裝的懶漢。

總的來說,這老頭兒的演技不錯。

她笑了一下,以檢查為由捏著對方的手心,手勁不小。檢查完了,這才撒手,然後朝梁大師道:“病人是否食欲不振,且四肢無力,渾身懶於動彈,整日裡昏昏欲睡。”

梁大師明顯愣了一下,“對!病人幾十年一直如此。”

禮堂裡‘嗡’的一聲,桐桐的醫術大家知道的,很有幾把刷子。然後她說這是個病人,而梁大師也承認了這一點,病症說的都一樣。

於是,大家再無疑慮!

褚雲鋒跟其他幾個領導對視了一眼,都有些意外之色。

林楓坐在下麵拽了拽大哥的褲腿:啥意思呢?

林楠輕笑了一下,朝他擺擺手。

那邊就聽桐桐又問:“大師是否要為他疏通經絡,尤其是四肢……”

“對!”梁大師覺得這個姑娘很上道,然後走過去拍了拍病人的胳膊,“因著經脈不通,氣血不調,需得用氣功先疏通四肢經絡。咱們這位學中醫的小同誌也是認可這種治療方案的吧?”

桐桐點頭,“嗯!非常認同。而且,我對氣功也有一些了解!氣功屬於中醫範疇!從上古時期就開始流傳了,最原始的氣功在當時被稱為‘舞’,舞蹈的舞。這個在《呂氏春秋》裡有記載,說是‘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它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法,調理身心之用。”

說著,就一臉笑意的看這位梁大師,“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梁大師一拍手,然後指著桐桐,跟大禮堂的人道:“原來咱們這裡藏龍臥虎,竟是真有懂氣功的人。沒錯,氣功治病,在於‘舞’。”

桐桐嘴角勾了勾,‘舞’你奶奶個腿!那個舞指的是自己做一些肢體運動,這跟體育鍛煉的意思相近。

而這個梁大師所謂的‘舞’,就是電視和報紙上宣傳的那樣,他一發功,病人就跟著‘氣’的指引,不受控製的胳膊腿動起來。大師給病人的胳膊發力,胳膊便不由病人控製;大師給病人的腿發力,腿便不受病人自己控製。

就是隨著大師的運功,‘舞’動起來!

桐桐就問:“所以,等會子大師發功,病人的反應是……”

“四肢隨著運功而動!”

大家又發出極大的驚歎之聲。

桐桐就笑,做了個‘請’的手勢:“您請,我也想見識見識……”見識見識你們的表演。

梁大師朝助理看了一眼,助理就從外麵拿了凳子,病人坐在凳子上,於是,梁大師開始運功了。

他蹲著馬步,雙掌朝外一推。

禮堂裡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了,靜靜的看著病人的反應。

這靜的好像都能聽到一群人的心跳聲了,卻沒看見病人的反應。又過了得有半分鐘,病人的麵色越來越白,眼珠子滴溜溜的轉,看向梁大師。

梁大師看病人,兩人相互對視,時間像是靜止了。

一分鐘,病人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