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花自向陽(152)二更(1 / 2)

花自向陽(152)

因為方明的離職, 單位的人就更加認識到林桐的厲害。

要知道,一個人離職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方明的愛人不在本單位,是在周圍的街道辦工作的, 也不是領導崗位。她家就是周圍胡同裡的, 她結婚之後,就跟著丈夫。兩口子住的是這邊單位的房子,而街道辦的工作是不分房,隻給住房補貼的。

也就是說,得自己去申請公房。

光是解決住房問題,一般人就辦不到,很難的。

單位內部的房子,這得級彆、工齡、貢獻, 這些綜合因素考量, 才看誰能分房子, 分多大的房子。市麵上呢,從哪弄房子去呀?

今年市裡的報紙提了幾次了, 普通市民的平均住房麵積是兩點五平。這就意味著,房管局也沒有多的房子給你們當公房了。你就是拿著住房補貼, 申請不到房子也是沒法子。

不過方明的愛人在街道辦工作, 許是有渠道也不一定。

後來聽幫著搬家的同事說,方明家托關係, 申請到一間九平米的平房。

饒是這樣的房子,大家還得說, 人家這關係是挺硬的。好些兒女都到了婚嫁的年紀了,一家五六口人還住十平方呢。

真的,房子的問題饒是四爺和桐桐,現在也是沒法解決的。

四合院真的能買的起, 可是呢,配套跟不上。住房嘛,先是得舒服,得方便,對吧?再大的四合院,如今做不到很舒服的程度,住它乾嘛?

八零年的時候,倒是有過一次商品房的售賣,可一共才一百六一套,四百一平。那時候的每月也就幾十塊錢的工資,這四百一平,便宜嗎?

那個時候,四爺和桐桐還在上學,你就是買,誰給開證明,你拿什麼買?

反正就是差不多三萬一套的,沒買成。

這種房子賣了半年才給賣完,後來在京城,商品房就被叫停了。而今的住房是公房銷售!租住公房的人,你們可以把這個公房買下來。工齡、房齡啊,這都可以往裡麵折算,各家的按照大小,一萬上下就能買下來。

可這一萬是那麼容易湊齊的?

且難呢。

現在的住房就是:第一,租公房!但很難租到;第二,湊錢把公房買下來;第三,單位自建房。

隻有這三種住房模式。

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錢頂在腦門上,屁用沒有呀。

所以,能提供住房的這種大院,真的不是說一句離開就離開的。要是誰想下海,那得看看父母和另一半是不是能給你提供這樣的支持。

在這麼難的情況下,對方還是選擇了下海,可見他在單位呆的有多難受。

經此一事,再去食堂,很多人開始稱呼她為‘林研究員’,確實是老關係的,私下才會叫她桐桐。而除了領導,其他人幾乎沒有人喊她‘小林’了。

威一下子就立起來了。

立起來的好處就是,負責退休乾部職工工作的領導專門上家裡來了。

人家跟林誠儒說,“我們工作有失誤,我已經批評過司機班了。”

怎麼個事呢?

就是林誠儒需得半個月去檢查一次,這不是說桐桐說不檢查就不檢查的。事實上,林誠儒的身體狀況,也是人家研究的一個對象,需要定期采集一些數據。這對其他類似情況的患者是有幫助的。

那就配合檢查嘛,順便還能出去透透風。

以前呢,是司機班的司機按時過來接,當然了,像是煙酒之類的,家裡也沒少給人家司機。

自從家裡有了車之後,司機就不來了。這其實也沒什麼,單位的老吉普確實沒有家裡的新買的車舒服。

林家沒有人計較,然後就成了這個樣子,人家不再管配車的事。可事實上,林誠儒有這個待遇。他有隨時叫車的權利。

可林誠儒呢,從不叫車辦其他私事,除了定期檢查去一趟醫院,他就沒用過這個權利。

不叫車,是他的自我約束。但該檢查派車的,人家沒用,其實按照規定,得每月給這一部分補貼,像是汽油票之類的,這都屬於補貼嘛。

林家不提,他們就默認了不需要給。

而桐桐這次一發威,他們找補救來了,按月給發這一部分補貼。

其實,這事真不大。一個月跑兩次醫院,能用多少油呢?可再是少,對方還是來了,一月補貼一升的油補,把之前欠的都一次行給補齊了。

人一走,林誠儒就跟小季同誌說:“看見了嗎?這就是後繼有人的好處。”對我沒安排到位,還知道補給我。

隔壁老孫呢?他的待遇可不如我多了。叫派一次車,能在家等三個小時。

從早上八點等到十一點,人家才姍姍來遲。尤其是這天冷之後,早起車發動不起來,老孫就擱家裡等著。為了檢查的,不能吃不能喝,空腹就這麼等著。

要麼說,人總是愛培養學生、培植親信呢?若是沒有這些人,人在退休之後,感受到的依舊是人走茶涼。

自己沒學生,自己又不做官,更沒有親信。

也就我閨女還在單位上,一發威就如獅吼,把人給震懾住了。

林誠儒頗為得意:“受子女蔭蔽,幸甚!”

季安忍俊不禁,其實他們真沒把這個事當大事,自家有車真不必麻煩彆人跑這一趟。這一趟下來真花不了多少油錢,為這個掰扯,實在不像個樣子。

可有人突然這麼認真起來,這種感覺是不錯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