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花自向陽(185)一更(1 / 2)

花自向陽(185)

集資房, 首先得集資吧。

這種房屋的麵積也是有規定的,比如一般職工七十五平,但要是樓層高, 原則上可以上浮二十平。

不是住的擁擠嗎?咱這又是蓋高層,因此,房屋麵積至少也在九十五平。

九十五平,贈送一個陽台, 這其實差不多就有一百平上下了。

核算完了之後, 單位給的報價是四萬。

“四萬?”王麗娟看著下放的通知, 喊韓慧韓會計, “四萬!一套房子四萬呢!”

“便宜多了!咱們這一平算下來才多少錢?四百多一點。你問問那些買商品房的, 一平一千四到一千九呢!”

王麗娟看著韓慧:“姐, 咱這工資才多少, 我的工資才升了一等,把各種補貼都算上, 滿打滿算的,不足三百塊錢。我這一個月能攢一百五,一年也攢不下兩千。這可是四萬呢!攢下四萬我得二十年!我的天呀!”

她一邊說著,一邊擺手,“不不不!我還是住單位的福利房吧, 集資房我真買不起。”

桐桐抬頭,然後怔愣了一下, 原來房子對工薪階層從來都不便宜呀!

韓慧就說:“誰能有這麼些?找親戚朋友借、湊!父母的積蓄往出拿吧, 這個價真的便宜!我也沒有那麼些, 我爸媽讚助一萬,我公婆讚助一萬,我們兩口子手裡隻有六千, 還差一萬四,找朋友借一部分,再從銀行貸一部分吧……”

說著就往出走,桐桐起身把人往出送,到了門外了,才低聲道:“姐,彆撲騰的姐了,錢我那兒有,晚上你跟姐夫過去拿。”

韓慧愣了一下,緊跟著就笑,“成!那我不跟你客氣了。”

嗯!

趁著開小組會議,桐桐把一組人集合起來,也是這個意思:要是有意向,錢的事情,我私下給解決,等以後有了再還就是了。

自家這一組的人跟彆的還不同,他們不是大院裡的老關係戶,都是新調來的。

為啥單位蓋集資房呢,不就是原本的房子不夠分了嗎?新來的小年輕住的都是宿舍。

像是韓慧這樣的,父母都有退休金,一直也在單位裡生活,這些年了,手裡攢個一兩萬是有的,能幫子女一些。

可自己這個小組的,家在京城的都沒有。各地的人,有些是小縣城的人,有些是小城市的人,父母能拿出來的特彆有限。他們又都不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可能隻貼補他們。

王麗娟就擔心:“頭兒,我怕好些年我都還不起……”

桐桐就看她:“你怎麼死心眼呀!你想想現在說的最多的是什麼?是改革,是開放,是跟世界接軌。這個接軌包括方方麵麵……”

現在錢還值錢,過後錢也就沒那麼值錢了。

另一個小夥子就笑,“頭兒,我明白了。”錢值錢的時候欠四萬,等錢不值錢的時候還四萬,這不能等價。

說白了,就是頭兒在補貼咱們。

“就這麼定了!想買就填資料,回頭來我這裡拿支票。”

項目上,咱們乾乾淨淨的,我沒叫大家沾上便宜,這也現在的政策有關。但之後,政策調整之後,大家還是有錢可以分的。

要不然,這些人真未必能一直留在科研單位。

可饒是如此,大家的一直反應是:太貴了!買不起。

然後都說,房子麵積太大了,麵積小點,想辦法還能湊個七七八八。

於是,建築的設計就成了參差的:一層至少四戶,兩戶九十五平帶陽台,南北通透,四萬。其餘兩戶不通透,五十二平不帶陽台,兩萬。

喧喧嚷嚷的,直到過完年了,登記下來的要五十二平的人很多,遞交的晚的都沒排上。但是九十五平的戶型,還剩下六成都沒人要。

那這怎麼弄呀?

集資不上來就動不了工,大家的呼聲很高,覺得沒必要非得九十五平的房子嘛!五十二平的麵積,二室一廳一廚一衛,一家三口夠住了,要那麼大乾嘛呢?

林楓擱家吃飯的時候端著碗無奈:“得了!五十二平的房子就沒必要買了。”

沈裁把炸雞翅給幾個孩子端出來,這才說林楓:“單純了不是?呼聲高是沒用的!單位那些領導,他們不想住小房子!還有那些請回來的專家,也不能不給人家便宜買集資房的權利,你瞧著就是了。”

果然,最後原本計劃兩棟樓的,最後定下來三棟。

將原本外食堂拆了,裁撤了這一部分,在這個的原址上另外設計一棟。這一棟的麵積就大了,一梯兩戶,每戶的麵積再往上調,一戶一百三平,外加南北兩個大陽台,但價錢卻是六萬。

於是,原本想買九十平的,很多都改去買五十二平的了,有六萬夠買三套五十二平的了。買這個明顯就很吃虧嘛。

買的人少了,但外食堂都拆了,說建還的建!

因著‘集資不起來’,於是,下通知了,還得是本單位的,有餘力的,鼓勵大家買第二套。

林楓目送人家專門送來的通知,意思是:房子總要蓋的,要是買的起呢,鼓勵林工買!您住的房子是您該的的待遇,您買了集資房,並不會妨礙您現在的住房。

做工作,畢竟要留住人家專家,咱得給人好的待遇。其他人不給力,樓不就蓋不起來嘛。

好像求著人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