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人生向暖(43)二更(1 / 2)

人生向暖(43)

夏天一場雨之後是最舒服的!

趕上傍晚的時候, 田易陽下班回來自行車停在外麵就會喊:“桐桐,出去轉轉去?”

桐桐:“……”其實要買什麼的話,她騎著自行車順路買更順手, 可現在動輒先回來, 帶她出去一塊轉悠。

行!陪著溜達一圈。

走在林蔭下,跟來來往往的同事打招呼。

人家問:“帶姑娘遛彎呢?”

“是啊!帶出來遛遛。”

其實也沒什麼重要東西要買的, 晚飯的菜隨便買兩樣就行。

服務部這裡賣菜的人特彆多,都形成小市場了。兩人在裡麵轉悠,碰上熟人就聊。

趙大美靠在櫃台上, 跟門口乾裁縫活的李翠說:“一眨眼成大姑娘了!這姑娘就在眼皮子底下, 出落的真好!”

李翠抬眼掃了一眼,小姑娘穿著素淨的小短袖, 肩膀頭子都在外麵露著,圓潤潤的、白瑩瑩的,兩條光溜溜的胳膊跟長蓮藕似得。那小腰看著就軟, 穿一條牛仔裙,後麵把屁股包的圓鼓鼓的,看著裙子緊吧,前麵開個大叉口,也不妨礙走路。一步一步的,那小腿完整的形狀若隱若現的——長直圓。

視線再往下挪,腳上的小白鞋乾乾淨淨的,一看都穿的很仔細。

她常去批發市場進貨,這孩子這一身, 批發市場可沒有。但凡進了商場,那就貴了。瞧那樣子,一身下來沒四五百怕是不行。

她回了一句:“家裡就一個姑娘, 養的精細。”

邊上的金思明:“……”有兩個兒子的您,自卑了嗎?

田易陽買了些黃瓜,轉過來的時候看見粉皮和麵皮了,“咱不做飯了,買兩張粉皮回去一拌,成麼?”

桐桐扭臉一看,就瞧見忙碌的金思明。他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兩個篦子,篦子上是一張張麵皮和粉皮,邊上還有案板、刀具還有好些罐頭瓶,罐頭瓶裡是作料,好些人排隊在買。

這生意倒也不錯,成本真心不高。

金思明一邊在盆裡給客人攪拌裝袋,一邊道:“……那您放心,咱是四點才做的,六點才擺出來的。”

在家裡做,就是麵粉和紅薯粉就行。麵粉打成糊糊,在熱鍋裡用鐵皮鑼裡蒸出來,就是釀皮,沒洗澱粉那種,不勁道,但是也很適口;粉皮隻是用的紅薯粉而已,做法是一樣的。

最開始試的時候,就是用家裡的麵粉和澱粉做的,麵粉不貴,澱粉更不貴。麵粉是對半利潤,這個澱粉的利潤比麵粉的利潤更高。

再加上油鹽醬醋芥末之類的,有點黃瓜絲和焯水的綠豆芽,這攤子就支開了。

帶回去切也行,自己免費給調味也行,反正一塊錢兩張,一張能切一碗。誰知道試了一次,還給賣完了。

大熱天的,不願意下廚房,那就買一碗這個,調的味兒重點,回去就著饅頭就是一頓飯。

桐桐在後麵排隊,還聽到有些人喊:“多放辣子……你這辣子裡沒油呀!醋水辣子?”

“大姨,夏天油厚了膩……咱就吃的是這個清爽的味兒……”金思明嘴上應付著,最後了,又拿著香油瓶子撒了撒,撒沒撒上也不知道,“晚飯了,咱都清淡些!中午來的時候,咱油厚點。”

“中午還賣?”

“賣!十一點出攤,賣完就收攤。量少,怕壞!咱吃就一定得叫人放心。”

換到另一個顧客了,他又道:“叔,你最近發財了。”

發什麼財呢?出苦力。

“那咱來兩張釀皮,這個吃了頂餓。”

成!調吧。

反正是嘴比手還忙,等了七八分鐘,這才到了桐桐跟前。他抬頭一看,嘿的一笑,“調不調?”

嘿什麼?咱倆沒那麼熟:“兩張粉皮,隻切不調。”

“嘚咧!”

桐桐低聲建議:“該上麻醬味兒的了。”

金思明給她一個白眼:麻醬不要成本的呀?等再賺點,過幾天就上麻醬味兒的。

彆看這小小的攤子,一般人都看不上的生意,它是真的挺掙的。早早賣完收攤之後,金思明回去算今兒的賬目,“賣了七十塊錢,把五塊錢的攤位費和油鹽醬醋煤氣的成本都算進去,賺了十一。”

按照十算,這少嗎?一個月出攤十天,這不得掙九百呀!一年就掙一萬呢!

怪不得說賣茶葉蛋都掙錢,這小生意其實利潤不小的。

金思明真的覺得:“媽,你把手裡的裁縫活乾完,就彆乾了吧。”咱娘倆乾這個營生,掙的真的會更多。

口子在家裡盤賬,算來算去的,得到的結論就是:沒算錯,就是掙了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