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人生向暖(58)一更(1 / 2)

人生向暖(58)

林守道把錢往錢包裡塞, 被田易陽一把給拽走了。

“你這人!”林守道看著被收繳的錢,“我姑娘給的,還不興我拿出去炫耀炫耀……”

“給她攢著, 真花呀?”田易陽把錢放在一塊點了點,又把給自家爸媽的那兩百添進去,“一千八。”這倒黴玩意,拿著錢漫天的撒,“今兒我出去給存在她的存折上。”

林守道說她:“你這摳搜勁兒。”

“她才多大年紀呀?這一輩子那麼長,誰知道啥時候就又遇到啥坎兒了?”田易陽把錢給收好, “這是才掙錢,還不知道這道理。”就跟自己剛掙工資那會兒,根本就管不住自己, 真就是月月往光的花。

得適應適應,過了那個階段了,自己就會改過去。

吃吃喝喝的隨著她樂意,買點穿戴也不過分, 跟朋友出去玩開銷一些也都正常,反正能管控的地方管著點, 攢一塊還是她的, 有備無患嘛。

“咱也不到要她養老那份上。”田易陽說著,朝父母的臥室看了一眼, 這才低聲道, “我剛才可瞧見了……你姑娘跟金家那孩子……”

還用你說?那麼大的孩子整天一塊, 沒點啥想法那不都有點毛病嗎?

林守道‘噓’了一聲, “彆言語!屁大點的人,說什麼都早。”

“沒言語!”談……談唄,談戀愛跟結婚是兩碼事, 十六七歲,知道什麼呀?田易陽嘟囔了一句:“邋遢婆娘生皇帝,那小子是長的體體麵麵的,本事也有,處事也亮堂堂的……”

瞧不上人家媽唄?

“看人得三親六故的都看看……”田易陽撇嘴,“瞧瞧他家那內親外親,啥玩意?!”

林守道看著媳婦回臥室的背影,無聲的回了一句:你娘家好?你大姐家那些個事……啥玩意?!

但轉臉,他還是陪著笑臉去看老丈人和丈母娘了,“爸——媽——”彆管啥年紀,兒女離婚,做父母的心裡刺撓。

他就安慰說:“我大姐都當姥姥了,是吧?隻要不是我大姐不稱心,那咱在乎彆的乾啥。晶晶和淼淼都是能乾孩子,有這倆閨女,有啥可操心。晶晶這不是本事不行,是剛好趕上這一茬了,對吧?又有個孩子拖累著,往以後看吧,指定能出息。”

田有才靠在床邊歎氣,打發姑爺:“去吧!去忙去吧。跟你爸說,今兒我不過去了,明兒過去跟他喝酒。”

噯!您心懷放開,彆較勁。

說了許多巴結老丈人和丈母娘的話,這才出門去店裡了。

田易陽今兒不上班,出門問說:“媽,今兒想吃啥?”

你咋那麼心大呢?這鬨心的能吃的進去不?

“我去買些大骨,咱酸菜燉大骨。”

“給店裡送些去。你公婆在那邊住著呢……”

“燕燕昨兒早上過去的時候我都叮囑過了,給了五十塊錢,叫全買成羊肉……您彆操心這個。”

田易陽說去父母房裡,瞧見老太太在抹眼淚,她就:“……”直接翻個白眼:“乾啥呀?毛斌那樣的姑爺,留著拖累不死我姐呀。”

“我是心疼你姐!看你把你姐給說的……”姥姥白了小閨女一眼,“你姐就是哪哪都不對,但毛斌要落難了,你姐但凡有辦法,絕不會不管,彆管你姐為了啥的;你呢?你這一點就不如你姐……真要是守道有個坎兒,你再看看你……”

“您盼著您姑爺點好吧!”怎麼就非有個坎兒呀?“您呆著吧,我出門了。”

“還不興說你了!你拿了我外孫女的錢,人家走的時候可叮囑了的,叫你乖乖聽話,彆頂嘴……”

嘿!這一老一少的,真能收拾我。

姥姥又追著問:“你姑娘跟小夥子處對象,你咋沒攔呢?”

“第一,大了,攔著沒用;第二,她認識的年歲相當的就這一個;第三,等學校裡有了年歲跟她差不多的了,她比人家高幾級,她瞧不上呀;第四,找比她大幾歲的也成,可人家年歲大的,憑啥等她?”

二十多的小夥子談對象就隻為了嘴上談談呀?跟她談,那就隻能是談,人家犯不上。

反對啥?談唄。

等大幾歲了,也都談了幾年了,到時候不用大人操心,他們能往下了咱再說,不能往下走再選就是了,操那心乾啥?

況且,金家的孩子在及格線上:門戶相當,家境相當,倆孩子各方麵都相當。至於其他的,那都是細枝末節,問題不大。

田易陽出門前留下一句話:“我的媽呀,您把心擱在肚子裡。有些事上,我看的比你們準。”

“看準了!”那能看錯嗎?“就兩人手拉著手,在門口攔公交車來著。”

李翠看了眼小姑子,“小曄天一亮就走了,早飯都沒吃。”自家店裡早起才生火,這是準備開火的時間,他說回學校再吃,她也沒管。哪能一耽擱就是兩小時呢?不能夠。

“我這當小姑的能把親侄兒認錯?”金小妮一邊幫著擇菜一邊道:“兩人都穿著黑羽絨服,那衣服老長了,都包裹到腳踝了……我是沒見誰的羽絨服長那個樣兒……”

衣服倒是對上了!聽說那是訂做的!教室熱,戶外冷。穿著棉褲在教室熱的出汗,可不穿扛不住戶外的溫度。

所以,那羽絨服就是特彆的長,靴子也鞋幫子也高,那麼穿著不鑽冷風。

李翠就又說:“下雪天,走道打出溜,那不得扶著點呀。”

“我這分不清啥是扶著,啥是有點那啥嗎?”

“小孩子家家的,有什麼呀?”李翠一邊給爐子上坐水,一邊把油倒進炒鍋裡,又去準備花椒、辣椒、蔥薑蒜香菜啥的,炸過香料的油炒菜,香。

金小妮斜了自家嫂子一眼,將手裡的菜給放下了,“不信算了,我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