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秦時風韻(27)二更(1 / 2)

秦時風韻(27)

“女君, 攔截住了。”

桐桐伸手接了竹筒,將其打開,此乃趙國送給趙勝的密信。她拿去給趙國探子:“何意?”

那探子常年在秦做生意, 桐桐未曾打罵, 令其一切如常, 若肯投效, 將功贖罪。因此,他並不敢隱瞞:“趙燕之戰, 趙大勝於燕!割城與秦修好之事,罷!”

那就沒錯了!趙燕之戰,確實趙國大勝。趙王命令趙勝不要再提與秦修好的事了,就此作罷吧!

半日後, 攔截燕國密信:與趙之戰,大敗!割二城於秦借兵之事,從速!從速!

將攔截消息送入宮中,桐桐便開始調撥。

趙勝住在館舍之中, 隻探聽到秦國君嬴柱於鹹陽宮中設宴款待了燕國太傅, 秦國太子嬴子楚親送燕國太傅回館舍,二人沿路相談甚歡。

可昨兒自己入鹹陽宮吊唁, 見了嬴柱,行了國禮,卻未曾設宴以待。被宮人送出宮,迄今也未見嬴子楚之麵。

他著人帶上賀禮,親往東宮拜會。

卻不想中途遇數量馬車,馬車上財貨無數,不知道要往何方。

侍從聽的懂大秦言,他轉述說:“百姓議論, 燕國太傅贈送太子殿下珍奇異寶無數,大秦太子給燕國太傅回禮甚重。”那馬車上拉的就是回禮!

趙勝回頭去看,問下屬:“你以為如何?”

“戰局不順!恐不敵燕國。若是如此,燕國不需同秦國借兵,但燕國未必不能與秦國結盟!秦燕若是結盟,我趙國腹背受敵,該當如何?”

趙勝眉頭深鎖:“再留意消息。”

“諾!”

趙勝帶著禮物,往東宮送禮,甚至往呂不韋府上送禮。堂堂一國相國,王室貴胄,雖人人皆以禮相待,卻當真無人過於熱切。

這些行為無一不傳遞著一個信號:趙國不敵燕國,秦燕有結盟之意。

滯留在鹹陽的各國使臣紛紛打聽,遇到趙勝,也多是冷嘲熱諷。趙勝更擔心,若不能叫大秦放棄與燕結盟,隻怕會引來其他各國對趙國的侵擾,彼時分而蠶食,當如何?

多方送禮,求到呂不韋府裡,跟一賤商伏低做小,承諾呂家於趙國行商的多項特權之後,呂不韋終於鬆口:“也罷!在下就區區一商人,見笑了!見笑了。”

他指著那一箱箱金餅:“笑納了!笑納了。此事不韋一定在太子麵前周旋!”

“若能見秦國太子一麵,勝不勝感激。”

“好說!好說!”

客人送走,呂不韋的手放在這些珍寶金餅上,第二天,趙勝果然就見到了嬴子楚。一見到,他就馬上道:“若秦國不與燕為盟,趙國願奉五城以求和。”

嬴子楚:“…………”五城啊!他一臉的為難,良久良久才道:“原以為趙燕之戰能多打半年……數月也好……不想這便分出了勝負。”

趙勝心都提起來了,再過數月秦國就出了國喪了。

國喪之中,忌諱頗多。

言下之意,隻這五城叫秦國罷兵,嬴子楚不甚滿意。

趙勝看向呂不韋:請呂先生多多美言。

呂不韋帶著笑意,“公子,當日夫人、政公子、女君……滯留於趙國。不論如何,數年內平安度過,平原君之情分還是要顧念的!而今公子夫妻團聚,政公子天人之姿,女君英姿勃發……念及這些,應下此事,隻當還平原君情分了。”

嬴子楚一臉的掙紮之色:“罷了,昔日你未曾殺我妻兒……既然如此,那便這樣吧!議和書便簽了吧。”

趙國將五國割讓於秦,秦承諾不與燕國結盟。

桐桐暗中安排人,在趙國一行離開鹹陽時,暗中禮送出境。隻要還在秦國,他就休想收到真正的戰報。

將趙國送走之後,燕國隔了三日才走。燕國太傅從秦國的態度中推測,趙國怕是戰敗,燕國戰勝了。秦國或是想與燕國為盟?可多等了三天,秦國也未提結盟之事。

太傅試探著告辭,嬴子楚便著人禮送,並未挽留。

因此,直到離開鹹陽這位太傅都沒有提借兵之事。

而關於兩國是否為盟,秦國無人提過,那都是他的猜測。

緊跟著,其他諸國使臣陸續離開,他們看到的是:秦國內政安穩,國強兵壯,戰意盎然。

桐桐騎在馬上,目送車隊離開,心情複雜。

那位平原君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之前見過一麵,此次目送他離開,又見了一次。這也應該是最後一次見麵了。

此人功勳與一成語有關,這個詞叫毛遂自薦。

當年的邯鄲之戰,是秦軍圍困了邯鄲城。也是差不多那個時候,呂不韋帶秦異人逃出邯鄲歸秦。還是那個時候,趙勝帶門下食客需得從邯鄲突圍出去,去楚國求援。彼時,門下十九人,有一叫毛遂的自薦,這才有了二十門客隨趙勝赴楚,他與毛遂說服了楚王,趙楚合縱,迫使秦軍撤軍三十裡,解了邯鄲之圍。

趙勝此人數次救趙國於危難,其情其才,其智其勇,不負相國之名。

可也就是在曆史上的這一年,趙勝吊唁嬴稷歸趙,趙勝燕,他卻以勝求和割讓五城於秦,趙王以趙勝辱國為由,罷其相國之位。

趙勝活活被氣死在趙國的朝堂之上!

史書上簡單的幾個字,這中間經曆了什麼,誰也不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