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秦時風韻(28)三更(2 / 2)

“同行者三十餘人,親眼所見。”四爺不住的搖頭,“彼時,數百人持利刃,近前者殺……”

嬴政:“……”無救人之能罷了,莫要辯解!他隻問:“還有呢?”

四爺:“……”他壓著脾氣,往下說:“小子也曾見奴隸被驅逐於山野,眾人涉獵以取樂……”

嬴柱朝後一靠:“耽於享樂,如此倒也好!著人送錢財於齊國高官顯貴,想來必有奇效。”

說著,就看這呂家子,雖不是美男子,不健不碩,但好在有智有心,倒也還有可取之處。

他說桐桐:“去吧!不留你們了。”

桐桐這才拉四爺起來:“走!帶你出宮。”

人一走,嬴柱便召見太子:“各國雖有消息,然耳目終是見識有限。此等不平常事,他們卻以平常視之。”

將其當做理所當然,自然就不以為意。

但其實,這事很重要。

嬴柱安排:“戰場之上爭輸贏,此最為要緊。然戰場之後,人才是主導。攻其心,亂其國,趁其機,便可要其命。”

嬴子楚一一記下:“兒謹記!此事需得徐徐圖之。有了章程和人選,兒再來與您商議。”

“善!”

事好辦,人難尋。

再加上登基大典該籌備了,種種事端,忙碌的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總說著,等登基大典之後,再商議此事,不急。

卻不想變故突生!

一年國孝扛下來了,完成了最後一次繁瑣的禮儀。緊跟著,國君登基,是為秦王。

這一天,登基大殿,五十多歲的嬴柱步履穩健,沿著九十九階台階而上,告上天致厚土,祭祀了列祖列宗,登基為王。

當天,他便冊封華陽夫人為王後,冊封禮擇日。

而後,又正式冊封嬴子楚為太子,冊封禮擇日而定。冊趙姬為太子正夫人,另行見禮。

這一天,鹹陽上下歌舞升平,鹹陽宮裡喜樂盈盈。

桐桐數次問侍醫:“藥可按時服用了?”

“是!近幾日,大王身子甚是康健。”

“還需用心服侍。”

“諾!”

這般大喜事,犒賞大軍,犒賞將軍,通宵達旦,桐桐留在宮裡都未曾回東宮。

不是三天麼?我就守在這裡,還就不信扛不過這三天。

第三天晚上,桐桐守著不動地方,嬴柱鼾聲如雷,脈搏還算平穩。酒後酣眠,不過如是了。

等到天亮,嬴柱伸著懶腰起身,看著熬紅了眼的醜兒:“來人呐,送女君回東宮。”

桐桐:“……”危險已過,暫時該是無憂。

她回東宮了,但每日還來宮中,看看嬴柱的情況。

連著有七八日,都平穩,桐桐真以為就這麼扛過去了。

卻不想在嬴柱登基之後的第十三天早上,她還睡的正昏沉呢,喪鐘敲起,她一骨碌爬起來聽著數著,這數目?

桐桐下榻就往出跑,外麵的奴仆紛紛跪地,以額頭觸地,叩首不止。

三年喪二王,大秦喪事不斷,此為大不祥。

呂不韋‘吭’的一聲,擠出一個悲痛欲絕的表情來,然後背過身,以袖子遮麵,悲痛的表情下,嘴角忍不住翹起,叫他的麵容有些扭曲。

侍從隻聽見‘吭哧吭哧’的聲音,一時分不清呂先生這是大悲亦或者大喜。

良久,呂不韋才搓了臉再搓了臉,拚命的將嘴角壓下去:“來人呐,備車,進宮。”

“去東宮?”

“進宮!”喪鐘敲響,必是太子在宮裡,已經確認了先王駕崩了。此時,新國君隻能在宮中!東宮乃是太子住所,何故再去東宮?

一出門就看見自家四子,他忍不住笑了一下,突然想起不對,趕緊壓下:“四子呀……先王不幸……不幸呐……”

四爺:“……”想笑就偷著樂!這會子呂不韋的表情再正經,也透著一股子扭曲。

誰也沒想到,奇貨可居的回報期會這麼短。

嬴柱這個命數呀,隻怕桐桐現在都是懵的。

是!桐桐確實是有些懵,她重新將孝服穿戴起來,跪坐在嬴柱邊上。他已被穿戴好了,此時正準備移棺!

他的儀容很安詳,是在睡夢中去的。

應該與近日飲酒過度有關!

嬴政扶著棺木,表情是麻木的。跪在靈堂,他扭頭問桐桐:“阿姊,人一定會死麼?”

桐桐:“……”

“阿姊,曾祖走了……祖父也走了……都舍我而去了!”

桐桐一下一下的摩挲他,他扭臉固執的問:“阿姊,人必須有一死麼?”

這話該怎麼說呢?

她問說:“若是另一邊都是至親,死還可怕麼?”

嬴政不說話了。

“祖父是去見曾祖去了!如此,死便是歸去。歸去與至親團聚,此不可怕!若是世上隻餘一人,天地之間,再無至親相伴……那時必是比死更可怕吧。”

嬴政沉默著,良久良久,這又‘嗯’了一聲,“餘一人之蒼涼,便是長生不老,又有何意趣?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祖父——好走!

等他日,正兒一統這天下,再去給你們報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