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西周刑法原則(1 / 2)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全本免費閱讀

伍愛華一開頭,彈幕中的含“紅”量就開始暴增。

先人們都一頭霧水:這曹雪芹是誰啊?

馮夢龍心向往之:“看彈幕描述,這曹雪芹也是我道中人?也不知他寫出來的究竟是什麼,實在是讓人好奇啊。”

曹雪芹也不知道,自己寫出來的作品,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

隻是他們未免也太喜歡了吧?自己寫那個環境是什麼隱喻?嗯,就是當時窗外是那個樣子啊!

曹雪芹還在糾結怎麼回複書粉,伍愛華已經來到下一個part了。

“根據《史記》、《尚書》等文獻記載,西周時期有兩個著名的立法成果:《九刑》和《呂刑》。”

“一般認為,《九刑》是西周初年形成的,《呂刑》是西周中期製定的,其中《呂刑》提出了謹慎用刑的原則,也就是西周立法中一直被誇讚的一點:明德慎刑。”

“值得一提的是,西周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原則,疑罪從贖。”伍愛華是真的覺得這個辦法有意思:“我們現代司法主張疑罪從無,西周主張疑罪從贖,但是考慮到但是能夠贖的都是奴隸主,真的贖不起罪的奴隸主寥寥無幾,也就是統治階級隻要交夠錢,很多不確定是否是他犯下的罪名都可以免於刑罰。”

“這是一種限定範圍的平等和法治。”伍愛華搖頭:“就和雅典、古羅馬的公民大會一樣,所有公民都擁有同樣的選舉權,但是這個公民就隻有成年男性公民,所有的婦女、孩子、外邦人都沒有選舉權,當然,奴隸更加沒有。”

“可以說,在那個時代的雅典和古羅馬,政治製度還是非常具有城邦特色的,而我國早期也是這一種奴隸製,但是隨著曆史發展,在夏商周的發展階段君主的權威更加明確,中央集權進一步加深。”

“周朝時期,有明確的刑事立法和民事立法,”伍愛華看著課件說道:“其中最值得和大家說的,是當時周朝的刑法適用原則。”

“我們剛剛提到明德慎罰的原則,這個原則據說是周公提出的,”伍愛華說著:“周公在我國古代曆史上有著非常典型的聖人形象,不得不說,他確實在執政為民方麵樹立了一個完美的先賢榜樣。”

“有一句詩大家應該有聽說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伍愛華舉

例道:“周公和王莽一開始都是非常完美的臣子形象,但是時間證明了周公表裡如一,王莽演技卓絕。”

聽到伍愛華這話,王太後看向自己娘家這位“完人”:“演技卓絕?”

王莽試圖開口解釋什麼,但是詩裡一個“篡”字就已經釘死了王莽解釋的空間,周圍的朝臣都向他投注了不信任的目光。

有的時候,人太完美了,彆人雖然會欽佩讚歎,但是隻要有一點質疑的汙點,他人就會把完人所有的好人好事都推翻。

不過,王莽能夠篡位,就還是有死忠粉存在的。

看到王公為難,死忠粉立馬衝鋒陷陣:“誰知道這彈幕是不是故意離間我們大漢君臣,畢竟這兔子是仙是妖都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