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這個姓氏有點熟悉(1 / 2)

結束了為期半個月的海外出差,飛機落地,踩在華國的領土上……

朱晉仿佛整個人都活過來了!

“我果然還是個華國胃,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大吃一番了!”

“你這可不是大美食家該說的話。”

帶著輕笑的略沙啞的聲音響起。

一個穿著挺闊風衣、戴著墨鏡、60來歲卻依舊身姿颯颯的女人,從胖乎乎的朱晉身後走出。

她是鐘鈺,華國最頂尖的紀錄片導演,由她一手執導的《舌尖上的華國》曾經風靡全世界,令她直接成為美食界和紀錄片界均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鐘鈺和朱晉是多年老友,當初籌備《舌尖上的華國》,項目被許多人不看好,還是朱晉親自投資,又擔當了節目總顧問,才讓這部紀錄片免於難產。

所以,這次鐘鈺要籌備一檔新紀錄片,想也不想,再次拉上了朱晉。

朱晉把咖啡遞給身旁的助理,忍不住吐槽:

“當初我就不該信了你的鬼話,上你這艘賊船!結果到現在都脫不了身,又被你拉去盧昂!你給我打電話那一天,我本來打算去吃一家蛋炒飯的,那可絕對是炒飯中的仙品……”

“我看你在盧昂也吃得挺開心的。”

鐘鈺眼神淡淡掃過來。

朱晉一頓,隻能回答一句:

“畢竟是布雷斯雞。”

盧昂是個小鎮,位於F國東部的布雷斯地區,坐落在塞耶河畔,是個僅有6000居民的鄉間古鎮。

而讓它聞名全世界的,就是布雷斯雞,號稱F國的國雞,最頂尖的禽類食材,每年產量僅有150萬隻,跟全世界每年產出最多的飼料雞比起來,簡直是滄海一粟。

雖說以朱晉的身價和地位,再是極品珍貴的食材,也是觸手可得。

他今天說一句想吃,明天就能有專人從國外空運到他麵前。

但這樣吃,和在當地吃,總歸是兩種感受。

美食不是無根之萍,背後生長的土壤才是品嘗美食時的最佳佐料。

譬如這次出差,是鐘鈺要去盧昂拍攝布雷斯雞的素材,當地人熱情接待了他們,就在自家的窯爐烤了布雷斯雞給他們吃。

不像是那些高大上的法餐餐廳,將布雷斯雞用各種名貴調料烹飪,當地人僅僅是加了點乾草和一點點鹽,並隨時往雞身淋上烤雞滴下來的汁水和油脂。

如此烤出來的布雷斯雞,就已經美味到了極致,充滿了鄉村氣息。

那雞胸肉甚至嫩到能用勺子挖下來!

哪怕現在,朱晉依然念念不忘。

鐘鈺斜眼瞥著他:

“不是說華國胃嗎?”

“那不一樣。”

朱晉小聲辯駁。

轉頭,他又想起了黃金蛋炒飯:

“對了,我晚上要去吃之前錯過的蛋炒飯,你去不去?”

終於這下覺得稀奇了:

“就是你提了好多次的蛋炒飯?到底得多好吃,才能讓你惦記這麼久?”

“不是說了嗎?仙品!蛋炒飯中的仙品!”

朱晉揚起下巴,跟終於鐘鈺說起了這其中的波折故事。

鐘鈺聽完:

“哦,原來是搶了你侄女兒的飯。”

“胡說八道!”

朱晉氣得跳腳。

此時他們已經走出機場,站在停靠於路邊的轎車旁。

鐘鈺抬手看了眼腕表,輕輕一笑:

“可惜不行,下午我有會,結束後趕過去肯定來不及。你先去探路,如果覺得不錯,回頭把它加入我們的拍攝單。”

“這個好!”

朱晉又覺得懊惱,他竟然沒在第一時間想起來!

他揮彆鐘鈺,上了自己的車,依然沒往家裡去,而是先去了熟悉的老店,吃了一碗地道燕京雜醬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