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咬春(1 / 2)

《天才反派他媽靠美食在娃綜殺瘋了》全本免費閱讀

南枝洋洋灑灑的一番話,連半點停頓也無,流暢而自然地講述著。

彆說學生了,連張老師他們都是第一次聽到按照春夏秋冬和二十四節氣來養生飲食的理論,全部聽得津津有味,比學生們還來勁兒!

更彆提直播間的觀眾,一個個都傻眼了!

【你的烹飪課和我的烹飪課好像不一樣……】

【喵喵喵?現在學校裡的烹飪課都這麼高大上嗎?居然從做菜講到了中醫?】

【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本來就是一法通百通嘛!我覺得很有意思啊!】

【我女兒學校開的烹飪課可沒講這些,不然我也得去蹭蹭課!】

【誰能想到,我居然在娃綜直播聽明星講養生聽得這麼起勁兒!】

【南枝講的都是真的嗎?不會誤人子弟吧?】

【中醫專業的來了,她講得很對!】

【南枝的知識麵真不是一般的廣,該說不愧是燕大高材生嗎?】

【噓,小聲點,彆影響我聽南老師講課!】

……

南枝拋出這段“不時不食”的理論,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引入接下來的:

“剛才提到過,春天要吃春韭,多辛少酸。其實古代人比我們更早意識到這點,在先秦時期,就有隆重儀式去迎接春天,《禮記·月令》記載,立春當日,天子要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祭拜春神句芒,以祈願來年風雨以時、五穀豐登。這時候呢,就出現了一種食物,叫五辛盤,五辛就是五種蔬菜,《本草綱目》裡解釋說五辛泛指蔥、韭、蓼、蒿、芥等辛嫩蔬菜。它就跟屠蘇酒一樣,屬於節日必備食物。不過,大家聽名字就知道嘛,這五辛肯定味道不會好。所以,愛吃的人們就逐步替換了裡麵的蔬菜,等到唐宋時,五辛盤演變成春盤,日益精細化,要將各色蔬菜籠入薄薄餅中……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些熟悉?沒錯,這就是春餅的由來。在明代時,人們都隻稱呼春餅,而不再稱呼春盤了。”

【原來如此!南老師我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