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國之建製(終)(2 / 2)

“之所以要分開賣,主要就是對於所需者的一種挑選難度的下降,且可以讓我們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將手中所積之物出清,達到財貨互換的一個效果,畢竟整羊出貨,買家並不一定需要那麼許多,而按不同部位的出清,則會讓買家能夠買到他們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而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缺位。”

陳平說完看向了趙暄與範華。

“哈哈,子安,沒想到呀,對於財這方麵,你還是真的些天賦。”趙暄哈哈大笑著說道。

漪林這個時候有些鬱悶了,難道自己就隻適合當個畜牧業的頭兒了麼?看來家祖的這些個心得還是沒有完全學明白,回去之後這個事情要跟父親好好的談談了,家族應該儘全力跟著趙暄這個人,看看他手下的這些人,都是什麼級彆的。本以為自己與範華應該大差不差的,可……

範華也是沒有想到,這個陳平居然也如此精明,僅僅是一句話,就能夠明白如此之多,看來還真的不能小看天下英傑呀。

趙暄此時開口道:“範華之想法確實是好的。那麼,我還想問問你,還有財?”

這其實是一個大多數人都能夠回答上來,確實又不太好回答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呢?

經濟學的概念自古就好,如中國自上古這時就有著大商賈之類的,後期又有南宋時期的經濟高峰存在,明末的徽商與晉商這些大生意家,相對而言,中國的對外貿易自有了絲綢之路後一直以來都是貿易順差的國家,因為絲綢、瓷器之類的中國特有的商品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雖然沒有什麼對外貿易之類的稱乎,但是這些個大商人們可是一直在做著。

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國家能夠快速發展的基礎,政經是不分家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可不是一句空話,沒有堅實的經濟做為基石,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你隻能每天都在溫飽線上掙紮著,吃都吃不飽呢,你還想要有什麼發展麼?

故而才會有“倉廩足,而知禮儀”的說法,馬斯洛的五需求論最低層的不就是這些麼?對於中國自古以來的這種論調其實很多,隻不過現實中,西方的帶近工作做的實在是太過於完美,使得本土之學已經完全沒有了土壤,所以重振民族自信心也是國家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範華對於什麼是財這個問題,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隻能看向了趙暄。

趙暄明白,這個問題對於一個還沒有完整經濟理論的秦代來講,還真是有些難為範華了,所以,他開口道:“所謂財者,貝所付也。就是說,財其實就是可以用等價的東西與其他人進行交換的一種物品積累,隻有這種積累達到了,可以讓自己生活富足,才會有富餘的東西拿出來進行交換,這就是財。”

範華等人聽後感覺明白了,卻又不是太明白。

趙暄看了看外邊的天色,出言道:“好了,就這樣吧。子安,你去跟子房一起給漪林安排在政院的工作,而範華暫時擔任財院的副掌院吧。”

幾個應答後,退了出去。

趙暄想,看來對於一些細致的問題還是得重新進行安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