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皎月河。(2 / 2)

“朕前幾日去你宮裡瞧見不少類似於橋的設計,”時間不早了,青雲適時張口提醒商武,商武抬手打斷青雲接下來的話,轉身走下船台,繼續同跟在身後的商榷道:“朕瞧著你有想法,想來是早就想著手做這些事了。”

商武行至馬車前,由青雲扶著上車,進入車廂前商武倏然停下腳步,轉而看向還立於馬車之下的商榷道:“既然有想法,那便著手去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朕也不會攔著你。”

聞聲,商榷不可置信地抬眸看向商武,隻見商武瞧著他微勾唇笑了笑,“怎麼,太子不願做這事?”

商榷聞聲怔愣一瞬,隨即立即領命道:“兒臣願意!兒臣領命!”

“去吧。”

商武收回目光,甩袖,彎腰進入馬車。

幼時商武一貫不喜他碰這些,這次卻直接將皎月河鑄橋之事交於了他,商榷雖震驚,但心中更多的是喜。

他目送商武回京,見他馬車遠去這才隨即喚來秦鶴宇,一同打道回了臨晉行宮。

那時的商榷以為商武是看出了他的才能才將此事交予他,欲要提拔於他。直至他遇到覃檀,他與覃檀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商武監視在側,他才知曉,他是在告誡他,他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他的身側之人大多為商武耳目,縱使他消息再靈通,刻意被商武攔下的消息,無論怎樣也進不了他的耳中。

能被他所知曉的,都是商武刻意讓他看到的。

他被商武玩弄於股掌之中,隻是一個替他完成政績的工具罷了。

他做得好,世人會讚他是一名好太子,更會讚商武教導出了一名好兒子。

若他做得不好,這百姓所唾棄之人是他這個太子,而他也會是他名垂青史路上的一塊汙點。

商武將臨晉皎月河鑄橋一事交給商榷後便立即派了商邑前來,令商邑來陪同商榷一同監工鑄橋。

“這是?”商邑從胸膛處掏出一封信遞給商榷,商榷接過,未曾打開,抬眸問商邑。

“母妃讓我帶於你。”商邑心中也奇怪,但是雲妃囑托之事,商邑便也未曾多問,隻按照雲妃的話將信交給商榷。

見商榷欲當麵拆開信封,商邑立即出手阻攔,隻道:“你等我出去再看。”

商榷疑惑抬眸,見商邑眼神認真,於是便停下了拆信的動作,轉而問:“那我?送送你?”

“不用了,”商邑收回手,轉身,“你先忙吧,我自己回去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