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蘇家女子(中)(2 / 2)

如今的大順早已不同於當初,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盈,並不缺“納捐”的銀子應急。

可換一個角度看,誰又會嫌錢多呢。況且是曆朝曆代早就有的製度,也不是他大順一時心血來潮定下的。

不過皇帝也意識到了納捐產生的腐敗問題,想要整治卻一直沒有適當的時機,可能也覺得為了這麼件小事而大動乾戈不值當。

當蘇天乙提出來時,他有句的未嘗不可。

令皇帝沒想到的是,文武百官對此事的反應幾乎是一邊倒,反對的人數明顯遠遠超過讚同以及態度中立之人的數量。

當權者往往有這樣一種心理,如果大多數人都想讓他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他或許也就那麼去做了。

可當大多數人極力阻止他做什麼事的時候,反而使得他非常想去做這件事。

就在皇帝被激起了興趣但還沒有下定決心的時候,蘇天乙遭遇了一場刺殺。

她帶著一名幕僚微服出行的時候,被一夥蒙麵人攔住了去路。

蘇天乙本人一根汗毛都沒少,但她身邊的一個謀士卻受了不輕的傷。

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刺殺針對的是蘇天乙。

蘇家的郡主本就貴不可言,再加上蘇天乙初入朝堂,又第一次提出整肅官場的意見,在這個當口想要她命的是什麼人似乎不言而喻。

動了蘇家人,就像是動了皇帝的命門,動了整個大順朝的根基。皇帝自然要追究到底。

一番深究之下,像是查清了,又像是沒查清。一切線索都隻是模模糊糊地指向反對黨但卻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皇帝大怒,原本覺得捐官一事無傷大雅,由著他們也未嘗不可。可沒想到有人竟然為了利益膽大包天,隻要當了他們的財路,不管對方是誰都敢下手鏟除。

這還了得?

於是,皇帝表明了立場,堅決支持廢除納捐。

杜星寒是知道內情的。

蘇天乙在這件事上使了手段,那些人原本的目標就是那幕僚。

他們當然知道動了蘇家人非同小可,沒那麼大的膽子挑戰皇帝的容忍度。

蘇天乙授意幕僚與支持納捐一派公然為敵,不僅收集了許多對他們不利的證據,還在許多方麵與他們為難。

如此就惹怒了納捐派。

他們心想著蘇家人我動不了,蘇家的狗還是能殺一兩條的。於是便有了針對幕僚的刺殺行動。

蘇天乙就等著他們動手。

她故意喬裝與幕僚一同出行,在他們動手之後才亮明了身份。對方被震驚得一下子亂了手腳,慌忙逃走了。

蘇天乙對此事並沒有添油加醋,隻是陳述了事實。

可沒人會以為對方鬨出這麼大的動靜隻為啥一個寂寂無名的幕僚,必然是想對寶城郡主不利。

生性多疑的皇帝更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