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半貫錢(1 / 2)

撿到太子贅婿 溺子戲 4560 字 5個月前

《撿到太子贅婿》全本免費閱讀

元春心頭亂糟糟的,慌不擇路地跑下山,氣喘籲籲去敲張大夫的門。

張大夫是村裡的大夫,也是唯一的大夫,聽她前言不搭後語,又理了半天,才扯著板車跟元春往山上去。好容易到那時,人還倒在那兒,張大夫說還有救,元春鬆了一口氣,抄起木盆放車上,跟著一塊兒跑,步子有點踉蹌。

張大夫就是個鄉下大夫,一年到頭看過最大的病便是跌打扭傷,根本沒見過這般一身血的人,他家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個四歲小兒子,說什麼也不願意把人拉家裡去,元春就說推到她家——人是她發現的,也是她求張大夫救的,這撿回來要是救不活、死在家裡,就是大晦氣,張大夫願意幫她,元春已經很感激了。

不過元春也留了個心眼,沒把人推進正屋,放在了外頭的柴房。

她家招待過路人就安排在那兒,再供些熱水,雖然簡陋,好歹遮風避雨。隻她家從前也是讓人睡屋的,但有一回,不知是借宿的人手腳不乾淨還是真缺錢,就一夜的功夫,她家丟了半貫錢——半貫錢不多不少,卻是元春繡了三個月帕子,再拿到鎮上,碰到有錢的好心夫人才掙到的。

那之後,她家再招待過路人,多安置在外頭的柴房,元父在柴房鋪了張乾草床,添了棉被,木板睡起來,怕是叫人熬不過冬天。

等把人安置好,張大夫才給人看傷,看完先是同元春說:“看著嚇人罷,身上的血多是彆人的。”

這話一說,小柴房裡靜了靜,元春明白張大夫什麼意思。

血是自己的,那就是個吃虧的、是個可憐人,菩薩慈悲,救就救了。

血不是自己的,就是個不吃虧、還有本事的,救活了指不定有什麼麻煩呢。

張大夫的話沒說全,卻是在問元春還救不救。

可這人都拉回來了,哪有不救的道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元春咬咬牙,心道是積德了,回屋包了一百文錢拿給張大夫。

張大夫便知她的意思了,解了他的衣袍:“血是彆人的,但自己的也不少,後背這道傷極重,若是再晚些,怕是有性命之憂……”

解了衣裳,元春不好待在裡麵,備了熱水等在外頭,這一忙,就是下午。

再出來時,張大夫滿頭的汗,他在村裡拿喬,可誰都得找他看病,敬他一句神醫,但他自己摸良心,就是赤腳大夫,要不是看元家幫過他,今日是決計不乾的。

“受了刀傷容易感染,免不了要起高熱,今夜注意著,扛過這夜,就死不了了。”張大夫胡亂講了些,從前到他那兒的重病,一劑猛藥下去,挨過頭一遭,扛過前三夜,那就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好不好另說,人彆死他手裡就成。

元春不懂這些,全當金玉良言一一記下,張大夫又說:“藥我那兒還有些,但也隻有三日的量,先救急,剩下的要到鎮上買……去之前再來問藥方,我回去琢磨琢磨。”

元春記在心裡,送張大夫出門,連著一百文讓張大夫拿好。

若是些小傷小痛,對元家是不收錢的,可今日張大夫卻拿了,怕是受驚不小。

先前村裡有人帶病入膏肓的老人到張大夫那兒救命,結果不出所料沒救活,那家人便開始說張大夫是庸醫,到張家鬨,訛張大夫錢,還說如果不給錢,就把人埋他家地裡。後來鬨得沒辦法,那家人真半夜去挖了張大夫家的地。

那時饑荒,連口飯都吃不上,哪有錢看病?張家就張大夫一個成年男丁,他讀了點書,不怎麼下地,醫術使不上,家裡自然就窮了,到後來還是元父借了二兩銀子給他,才把人打發了。

饑荒時候的二兩銀子多值錢?天災禍禍,米價高攀,平日一兩三石的米價漲到了一兩二鬥,元父借給張大夫的不是二兩銀子,是她家那時小半年的口糧。

而半年時日足夠人死了又生。

許是又想起這恩情,臨走前,張大夫叮囑:“這人傷勢不一般,瞧著不是一般人,不是得罪了人,就是不是好人,你收留他在家中,萬事切記留個心眼,等人稍好些,就打發走吧,省得給家裡惹出什麼禍端。”

元春謝了他的好意,替張大夫提藥箱,等取了藥回來煎上,日頭都要下了,元春忙得腳不沾地,到灶屋用藥爐把藥煎上,又倒回來收拾柴房。

沾血的衣裳不能穿了,如今這人身上穿的是元父的舊衣,包紮了傷口,衣裳就穿不仔細,薄被下,薄衫裡露出一小塊白白淨淨的胸口和瘦削的鎖骨,人看著不算結實,跟乾慣了地裡活兒的漢子比起來,身板薄得像紙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