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1 / 2)

,如果起源之中摻雜了交易的心思,那麼收回來的力量就會大打折扣,根據我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了,願力真正回饋的點不是‘願望’,而是‘情緒’,如果對神明是沒有正麵情緒的,那神明大人就算救了他全家,也不會有多少感謝之情。”

“類似的情況我有聽你說明過,這和你給地穴區送神像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我要讓他們明白,神明大人是不可或缺的。”祁白川道,“儀式感之所以重要,就是它能強調那一份‘存在感’。現在地穴區的人每天都能看到神明大人,每天都能感覺到神像的變化,他們要慢慢把想法過度,在這期間,岩泉區和山腳區是一個‘成功案例’。”

如果貿然把種子給地穴區的人們,在還沒有培養起對神明的信仰的情況下,效果不會太好,還浪費時間。所以祁白川要先讓他們對神明的神力有明確的認知,才能鋪開信仰之心的“種植”。

在那之前,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信仰之心可以從神明大人這邊獲得。不必擔心短缺。

“那我又不明白了。”祁皓山麵露疑惑,“既然信仰之心可以靠神明獲得,那為什麼還要給地穴區培養?”

“參與感懂不懂,參與感!”祁白川認真地道,“而且吧,神明大人的願力一直在衰弱,之後這個材料消耗是很猛的,一直讓神明大人給的話,也不合適,重要的資源就自己來,想建設自己的家鄉就老老實實自己出力!”

不知道是太想改善生活了,還是能逐漸玉化的視為“神跡”,地穴區的住民似乎逐漸意識到了“神明”的存在感。

當然,也有可能是很多人發現,在神像放好後,在神像周邊活動身體會舒服很多。並且看著神像一點點從“石像”變為“玉像”,又關係著他們能否得到“信仰之心”的培養資格,不知不覺,在他們自創儀式的強化下,神像變化的速度快了起來。

伴隨著神像整個化作白玉材質,地穴區的人們迎來了夢寐以求的改變機會。

最重要的是,在區域頭領狄平陸的帶頭下,很多地穴區的住民逐漸有了“每日祈願一次”的習慣,客觀上促進了神像的玉化。

祁白川也沒有食言,在確定神像整個玉化之後,送來了“種子”。

這,昭示著地穴區獲得了“神明的恩賜”。

和種子一起送過來的,是一份圖紙,有關於那些產出野菜的區域。按照圖紙的指引,隻要在“信仰之心”充足的情況下,他們就能順著圖紙改造出可以人工培育的“地下溫室”!

送過來的圖紙上還特地標注,這種地下溫室適合種植的品種和地麵上的不太一樣,是獨特的品種。為了物種多樣性,這個項目不能失敗。

被神廟那邊布置了一堆的“作業”,狄平陸並沒有厭惡,而是梳理著地穴區接下來的發展脈絡,整個人都有精神多了。

從“神像”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神官有點東西!!

地穴區那邊歡欣鼓舞迎接新生活,使得雪鬆區這邊更加難受了。雖然地穴區還沒有解封,但對於那群生活在地下的人來說,化不化凍好像區彆不大。他們會想要解封,是為了等多一些地麵上的資源,可是神官的操作,讓他們在地下待得更舒服了!

信仰之心,這材料一聽就來頭很大,隻要地穴區持續培養,解封的日子近在眼前!

那他們雪鬆區呢!

雪鬆區要怎麼辦!

對於雪鬆區居民的不安,隆飛昂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