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篇檄文費神傷(2 / 2)

碧水雲軒 長安清達 2815 字 1個月前

還彆說,椰子吃過,雞吃過,可椰子雞沒吃過。椰子是熱帶水果,北方的我二十幾歲才識得,偶爾吃(喝)過。至於雞,則打小為伍。嬰兒時躺炕上,它就在炕下“咕咕咕”地啄食,我們好奇地互瞅,奇怪世間還有彼此。可吃雞肉,在我二十歲上班前,亦係偶然事件。兒時,我們家過年殺不起豬,就宰隻雞湊合。母親做的蒸肉,味美,見長,知其叫黃燜雞。上班後,吃肉的機會多起來,不吃大肉,以雞肉“聊以自慰”瘦弱的身板,從未厭過。讀研進城,大餐見慣,身板已不能用“消瘦”描述,大腹也隨之便便起來,不得不愧對曾經的唯一葷食雞肉了,哪怕是“長安第一味”葫蘆雞,有時也原封不動。說愧對,輕了,其實是“犯罪”!但無論如何,椰子雞沒聽過。

探索未知事物,是人類的天性。妻子進廚房,說十分鐘就好。正學習的小女兒不高興了,出來抗議。這讓我有了心理負擔,他周末在隔壁的學校吃食堂,指望周末加餐補營養呢,要“絕食”。提到“絕食”,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抗議”和“絕食”來。

兒時,家裡隔三岔五就吃現在所謂的“養生雜糧”——玉米麵攪團。它是我的“最恨”,我常氣哼哼地跑出屋,以示抗議,哭天抹淚不吃飯。最好的回緩方式是,將就吃點饃或攪團鍋巴。那天,當我們吃著滑嫩鮮甜、超出預料的小雞塊,嘗著軟糯香口的珍珠馬蹄,喝著椰汁雞湯,誤把金橘當青椒吃時,大女兒正悶頭吃涼皮,她的最愛之一。但,這讓我心疼,不僅補營養計劃落空,而且拉低周內營養水平。她現在學習壓力大,八月開學除國慶休假三兩天外,每日六點五十起床晚十一點多睡覺,周末也沒空鍛煉。剛開始她們還午休,這兩6個月,午飯後就做作業了。初一數理化全開,一路狂奔不歇,輸出和消耗多大,咋受得了!沒轍,隻能增加營養。還好,她身體一直沒出大問題,樂學苦學,鬥誌昂揚。

回顧我們家學習史,彭總是第一個能學的,當然歸功於父母家人的付出和自己的刻苦。當年考研,四點多起床做一套政治卷,自己批改、訂錯後,正好趕上去跟學生早操、上課;課後,繼續複習。周末,每天讀理論書四百頁可現在,這樣的書我讀十天半月未必能完。當時擔心身體垮、營養跟不上,咬緊牙橫著心吃忌口二十幾年的肥肉片,喝用開水衝泡的生雞蛋補腦,同時注意鍛煉和睡眠。如今常年不上班,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卻連身體也沒搞好。

前幾年上班,晚上寫作,周末有時一天寫兩章一萬多字,可今年終年連千字的小說也沒寫出。所以,麵對吃著除了澱粉就是辣子的女兒,彭總內心有愧。

女兒雖年少無知,但尚思快馬加鞭;彭總讀初三時晚九點前睡覺,遠不及女兒用功。彭總的慚愧還來自,部分放棄了養家養兒的責任而全職寫作,卻被網絡、手機、懶惰所左右,浪費珍貴時光,一天天消耗掉了自己的榮光和使命。這不但是可怕的,而且是可悲的可恥的,形同“犯罪”。

都說孩子不必不如父,今且以女為師,知恥自新。知恥果能改過乎?那需要真的猛士。故立此以警示之。

大女兒剛剛好,小女兒又出幺蛾子,音樂課上一位同學小剛好像品茶似的喝白開水,老師一生氣,然後就把小剛的杯子扔到了櫃子的前麵,然後劈頭蓋臉的人罵了小剛一頓,並且口吐芬芳,從她自己定的“音樂規則”罵到了最後一排牆上掛著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導致全班都在聽音樂老師的口吐芬芳。

班主任在學習班級群裡@所有人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從最近幾天的家庭和課堂作業來看,很多同學基礎知識存在漏洞。比如今天課上複習的九首古詩背起來很熟練,但是默寫的時候錯誤百出,全班僅有5人全對。昨天的默寫小紙條也是,錯字彆字一大片。

在此溫馨提示各位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