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練功學習兩不誤(2 / 2)

比試結束,張真認真地對我說“周想天,你的功力很深,今後咱倆要多交流。”

我說“好的,我也從這場比試中學到很多,比如你們的掤勁很有特點。我受益非淺。以後,我會上門求教,你不要嫌煩就是了。”

經此比試,張真和我成為好朋友經常一起交流。

我第二個交流的是孫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創始人為孫祿堂,他學形意拳,習八卦掌。後練武式太極拳。

孫祿堂先生將三者合而為一,自成一家,人稱孫氏太極拳。因內含八卦掌千變萬化的特色,故又稱八卦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的特點進步必跟、退步必隨、動作敏捷、圓活緊湊,猶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每左右轉身以開合相接。每逢轉身,多以開合手相接。

在秋風拂麵的早上,朋友帶著我來到趙繼康家,趙繼康是孫式太極拳傳人。

我和趙繼康交流之後,兩人經過多次活步推手切磋,我勝了大半較量。

我又和趙繼康散手交流。

我體會到了孫氏太極拳勁法隨重心變化而轉換,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輕緩勻靈之中寓以隨機待法之勢。

特彆是孫氏太極拳“一身五弓”的一束一展,“渾圓架構”的一漲一縮;開合之中,蘊藏著呼吸吐納,氣血運行,神意斂放的法門……。

我通過交流了解到孫式太極拳周身無處不重心和曲中寓直特色。

第三個,吾又找陳式太極拳的人切磋。

據說,陳式太極拳是陳王廷集三豐太極拳與陳式炮捶改編而成,陳家十四世陳長興將秘不外傳的三豐太極拳傳給了楊露禪。人們在知道楊式太極拳後才知道陳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的風格與特點是:纏繞折疊,鬆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嗬成。

在天高氣爽的晚秋,朋友帶著我,來到張曉宇的家,張曉宇是陳式太極拳的傳人。

我和張曉宇寒暄過後就交流起來。

雙方進行散手交流,張曉宇或進樁掤擠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勁,或繞步而走,施之以擺、掃、挒、扭等勁。總之,必須化發同時以樁摧力。

陳式太極拳的承力、化力不是臂上的功夫,而是身上的功夫。要做到承力、化力,直到周身無處不能承力,無處不能化力。

我通過散手體會了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和纏腕運用。

以及陳式太極拳特有的弧形螺旋的運動,“屈中求直”,“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巧。

我和張曉宇的切磋是互有勝負。

練功中,我繼續進步已經完成練氣化神進入練為戰階段,我同師父的推手,勝多負少;我同師父的散手也互有勝負。

武氏太極拳是heb省邯鄲市永年人武禹襄所創,至今大約有130年的曆史。

武氏太極拳也是在楊式太極拳小架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武氏家乃官紳之家,不以拳術為業,極少授徒,而重自娛自研。

武禹襄在不斷切磋中繼承發展了太極拳,卻也自成一家。

武氏太極拳與人交手,不重招數外形,注重接勁打勁。

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派太極拳的技術核心。

在寒風朔朔的嚴冬裡,朋友帶著我來到孫忠義家,孫忠義是武氏太極拳的傳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