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發拉底河?
一條位置大概在中東的曆史名河,源自安納托利亞的山區,流經敘利亞和伊拉克,最後與底格裡斯河合流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
這條河的具體位置是在中亞,中亞地區的伊拉克、土耳其等地方!
這麼一對比的話,似乎地理跨度稍微就有點大了,畢竟我們現在說的是阿爾卑斯山的事情,這前前後後可是橫跨了兩個大洲。
那麼有意思的問題就來了。
朱雀口中的雪魔到底是單獨的一個個體,類似於四象之神這樣的一個個不可複製的個體呢?還是說,是一個族群?
如果是一個族群,那麼在世界各地有分布,曾經在很多個地方出現過就不難解釋了。
如果是一個不可複製的個體,那麼是不是就是說…這個雪魔曾經在全世界各地都分彆出現過?
我手裡麵摩挲著那塊黑泥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過了足足三四分鐘才問海瑟薇:“這塊石板破譯了嗎?”
“我隻能破譯一小部分。”
海瑟薇搖了搖頭:“由於時間比較緊迫,我當時也來不及去請一些專注於楔形文字研究的專家去破譯這塊泥板,隻能通過自己所了解的那一些去研究,大概看了一下,隻看到這塊泥板上記載的內容裡,有一個頻繁出現的詞語和你說的雪魔比較相似,所以就匆匆忙忙的給你帶過來了。”
說著,海瑟薇伸出手指指向了我手中泥板上麵的一個詞語,輕聲和我說道:“這個詞語,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破譯呢?雪中的魔鬼,或者中,如同雪一樣的魔影,仔細縮略了來說的話,是不是可以解釋為雪魔?”
我定定的看著海瑟薇指出的那兩個文字,一看,彆說,還真是!
對於楔形文字我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了解,隻不過破譯的難度比較大,但那個組成海瑟薇所指出的那個詞語的兩個符號,我以前卻在一本家裡的楔形文字解析裡麵看到過,其中一個字符,代表的是雪的意思,另外一個字符,是
魔鬼的意思。
這兩個字符往一塊一湊,可不就是能拚湊出海瑟薇所說的那兩個意思麼?
我不禁長長呼出一口氣,咬了咬牙,還是決定先破譯了這塊泥板再進那個遺棄的礦坑,朱雀頻繁提到這個雪魔,估計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對這個雪魔是一無所知,所以我覺得這個雪魔應該是這一次事情裡麵的一個關鍵,不多了解一些信息的話,我還真是沒法子去冒冒失失的鑽那個礦坑!
磨刀不誤砍柴工吧!
當下,我就憑著自己那點半吊子的楔形文字造詣,就和海瑟薇在車裡探討起了這塊泥板,後來乾脆把曹沅都叫進來了,曹沅不好歹也是以前首都那邊曆史學的教授呢麼?而且她研究的還是西域三十六國史,可不就是直通中亞的地方麼?反正,在目前的中亞地區是找到了不少有關於三十六國的東西和遺產,我覺得曹沅可能對於楔形文字也有一部分認識,所以就把她也拉上了。
彆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道理在我們這裡還真行,我們三個研究了半天,最後還真就破譯了一部分泥板
上的文字,反正這塊泥板上記載的大概內容我是知道了。
神鬼之爭。
這就是這塊泥板上的文字的標題。
其實,說到底這塊泥板上的文字是在講一個故事,一個民間傳說的故事,可能留下這塊泥板的人是當初類似於吟遊詩人一樣的存在。
古老的幼發拉底河,璀璨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聰慧的蘇美爾人…
當年他們的文明其實是非常璀璨的,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文字作品,《漢謨拉比法典》就是代表作之一,當時他們的民間確實存在有這麼一部分掌握了文字的人,身份類似於吟遊詩人,就是到處走,到處用文字記載所見所聞的那種人,現存的幾萬塊泥板裡麵,很多都是這部分人留下的。
我們目前手中掌握的這塊泥板,也是一個這樣的人留下的!
講述的,應該是當時民間口口相傳的一個傳說,這個傳說流傳的具體位置,應該是幼發拉底河的合流處,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埃拉澤附近。眾所周知,幼發拉底河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