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2 / 2)

怎麼老是你 胖咪子 6104 字 4個月前

隻說不出聲,沒說不讓動彈,夏和易下意識一轉頭,看清身後人的長相,為了不尖叫出聲,手心裡足足掐出了五個指甲印。

陰魂不散哪!為什麼萬歲爺躲在她家的假山裡!

可仔細看看,她畢竟和萬歲爺夫妻三年,眉眼是看得清楚也記得清楚,發覺眼前這人和萬歲爺不一樣,說不上來具體是鼻子還是眼睛,反正就跟萬歲爺不太一樣。

是了,想起來了,萬歲爺行三,大皇子幼年發了花子沒養住,萬歲爺上頭還有位胞兄,在萬歲爺禦極那年遠赴北地就藩,封武寧王。

哪怕身居後位,夏和易依舊對這位武寧王爺知之甚少,宮裡的老人兒提到武寧王皆是諱莫如深,滿臉的不可言不可說。

知了一層一層叫喚,配上牆外咋咋呼呼一群人聲,吵得人腦瓜嗡嗡,夏和易聽了一會兒,竟然是武寧王在路上縱馬,踢翻了人家的攤子,被攤販追至此處。

想來是沒轍了,被逼得翻進公府的後宅裡,頭發裡還插了片青翠的竹葉子。

堂堂王爺,如此不羈,如此……落魄,夏和易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再不羈的王爺,此刻顯然也略覺尷尬,乾巴巴清了清嗓子,倨傲道:“你是夏文康的女兒?”

這時候是認出來好還是認不出好?夏和易稍加斟酌,將心比心,如此丟人的場景,如果換做是她,一定是不想被認出來。於是江湖氣息地一抱拳,學著話本冊子裡的句子,“我什麼也沒看見,好漢饒命。”

順道發善心,指了指他頭上的竹葉。

不羈的武寧王神態自若地摘下葉子,在個小丫頭片子麵前輪番丟人,實在是站不住了,同樣江湖地一抱拳,“大恩不言謝,走了。”

武寧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消失在院落的牆頭上。

夏和易恍恍惚惚一琢磨,才想起,藩王近來陸陸續續入京,既為先帝爺祭酒,也為觀禮帝後大婚。

在假山洞裡的奇遇,她沒打算好要不要跟家裡說。

但是客人來了找不著她人的事兒,叫潘氏狠氣了一回,要罰她立在牆根頂一夜水碗。

大嫂嫂和大姐姐一邊兒出氣替夏和易求情,求了好一程子,潘氏終於鬆了口,水碗是不用頂了,讓夏和易改抄《內訓》,還要元嬤嬤在一旁守著,抄不完不許睡覺。

不過誰不知道夫人不舍得真罰二姑娘呢,與其說元嬤嬤是看守,不如說是幫手。夏和易從小到大被罰抄書的經曆數不勝數,時間長了,元嬤嬤臨摹夏和易的字臨得是是爐火純青,

暮色一層層染上來,丫鬟掌了燭燈,夏和易和元嬤嬤一內一外坐在桌邊,分著抄《內訓》。

抄著抄著,一道青紫的炸雷直直劈下來,“轟隆隆”的聲兒響徹大地,映得人臉色都發了白。

元嬤嬤上了年紀,不禁嚇,“哎喲”一聲叫起來,“這天兒,一時晴一時雨的,可真駭死個人了。”

邊說邊叫丫頭去關窗。

夏和易沒太在乎雷不雷的,光顧著靠著圈椅咬筆杆兒,“嬤嬤隨母親在外,見識多廣,可曾聽說過武寧王爺?”

元嬤嬤筆下一怔,複又低頭埋下去,“二姑娘為何問起武寧王?”

分明是有什麼的態度,夏和易好奇地探過身去,環住元嬤嬤的胳膊,腦袋親熱地搭上去,“嬤嬤,你實話告訴我,武寧王是不是和……那位,不和?”

啪嗒,豆大的墨汁砸在紙上,一團漆黑。

元嬤嬤持筆的手都有些發顫,“天家是非,不是老奴應當議論的。”

難怪闖了禍事寧願躲避息事呢,原來是和萬歲爺有過節的藩王。不過,明明該低調行事的人,又敢鬨市騎馬?

這位武寧王可真是個怪人。

夏和易還欲再問,上房的大丫鬟夏香又來了,這回是腳步慌忙,跑得太急,額前滲出了滴滴汗珠,喘著粗氣蹲了個身,稟道宮裡有內使登門,指名道姓要見夏二姑娘。

普通的內使,不至於讓人跑成這樣。

夏和易惘惘坐下更衣,喘個氣兒的功夫,前後又來了兩撥人,上趕著輪番催促,催著趕著將她趕到了花廳。

遠遠瞧見夏公爺將人請至上座,客客氣氣地,“廠公請吃茶。”

能在堂堂公爺跟前有這般待遇的太監,夏和易隻能想到一個人。

邁進花廳裡,瞧得真周了,夏公爺眼前站著的是萬歲爺跟前的掌事太監陳和祥。他身後帶著一個年紀輕的小太監,也是禦前伺候的得臉太監,名叫六河。

夏和易腳步一頓,不詳的預兆在心裡漫延成河。

一咬牙跳完了湖,萬歲爺這是要跟她秋後算賬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