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遠遠風(20)(1 / 2)

橙黃橘綠時 勖力 12746 字 3個月前

孫施惠晚上過來的時候,汪家桌上的團圓飯吃到一半。

三十晚上這一頓,汪敏行基本上頭幾天一些大件的肉菜已經開始準備了。下午時候,陳茵要鹽鹽給施惠打電話,問他晚上過不過來一起吃,過來就等他。

汪鹽一口回絕了,今天誰不在家吃團圓飯啊。而且他們家本家又不少。

陳茵也就作罷。等孫施惠上門的時候,倒弄得有點不像樣,陳茵直問他吃了沒。汪鹽聽著有腳步聲過來,孫施惠答師母的話,“吃了一半。”

陳茵嗔怪他,“這叫什麼話,麻小子。”

孫施惠再道,孫家年年三十晚上祭祖,各房頭一起吃飯那種,鬨哄哄地,他吃一半就溜出來了。

說話間,兩個人到了餐桌邊。汪鹽見他手裡提著個蛋糕盒。

孫施惠交給師母,說是紐約芝士款的,得擱冰箱。

今天汪鹽生日。

陳茵拿在手裡,再望望汪鹽,要汪鹽去放,“順便給施惠拿副碗筷來。”

汪鹽在吃冷盤的鹽水鴨,抬眼看孫施惠,“你還吃嗎,不吃,就不拿了。”

孫施惠當著老師、師母的麵,應她,“我吃啊,我來就是吃飯的啊。”

不等陳茵開口,汪敏行先發話了,催鹽鹽去,說他們兩個人,鬥嘴也挑個日子。哪個人家三十晚上還吵架的呀!

在汪敏行眼裡,施惠鹽鹽就是對活冤家。從前他是擔憂又擔憂,結果,鹽鹽和盛吉安來往了起來。

那幾年汪敏行並不太平,女兒一意孤行,妻子又百般不中意盛家。門楣高的時候,擔心鹽鹽受苦,盛父出了事,甚至牽連掛落到盛吉安,陳茵更是眼中釘般地偏見。

汪敏行那時候就算到了,長不了。這感情的事,說是兩個人的又偏偏不是私有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塊短板,都是命中該你不得。

老父親看來,盛吉安絲毫不差,溫柔體恤。可是,爭上遊的那一口氣裡,斷舍離撒手了鹽鹽也是不爭的事實。

饒是汪敏行不認同妻子那些偏見,但是男人看男人更準頭些,今日能為一個深造的機會而撂開手,保不齊婚姻裡就能始亂終棄。

這二三年裡,鹽鹽和施惠的來往,平淡,無波無瀾。可是陡然間,他們鬨出什麼陣仗來,汪敏行卻是絲毫不意外的。

那天孫開祥的一番話,算是疏導了他。

畢竟誰的人生裡,二十年都不是一筆小數目。過來人的經驗,男女之情,有時像隔著萬重山,有時又隻像一層窗戶紙。

露水打濕就能破。

汪敏行這幾天都沒睡好,孫家再急火火地送禮上門,過明路生怕他們反悔似的。

下午貼春聯那陣,他是有點不痛快。可是看到鹽鹽一五一十過目那禮單的時候,老汪問女兒,“你自己的事自己要想好呀?”

鹽鹽把那紅紙禮單折了又折,最後交到爸爸手裡,“當然。”

*

汪鹽把蛋糕放到冰箱裡,再拿乾淨碗筷過來。桌上,陳茵在和施惠嘮叨那些禮,怪他和爺爺實在備得太多了。

孫施惠想去洗手的,汪鹽把桌上的消毒紙巾丟給他。

二人沉默互動,悉數落在父母眼裡。

“都是爺爺安排的。您還不知道他,少什麼不能少禮數。”正經的定親上門禮,孫開祥請老派穩固的本家開了個單子。孫施惠又解釋其中一項,“照爺爺他們的規矩,應該是99個蘋果,一式兩份。但時間緊急,我調了幾個倉儲,年關頭上,想找到勻個兒且一致顏色的紅富士還真不容易,就這一項,我給減少了。”99x2的數,換成了66x2。

陳茵說就66個都吃不掉。

施惠寬慰師母,“吃不掉就分給樓上樓下的小朋友們吧。”

汪敏行自己喝酒有點沒趣,正好來了個酒搭子,他問施惠,“你喝點?”

“好。陪您。”

孫施惠解散袖口,上來就是三杯酒,一杯敬老師,一杯敬師母,最後一杯,他偏頭朝汪鹽,“敬你,壽星佬。”

汪鹽沒喝酒,拿手裡的北冰洋跟他意思意思地碰了下。

他說吃了一半過來的,明顯,酒也是喝了一半。

這連續三杯的節奏,汪鹽全看在眼裡。

汪敏行有了酒搭子就來興致了,還要再開一瓶的時候,汪鹽提醒爸爸,“三十晚上哪個人家也不作興喝醉的!”

陳茵領會鹽鹽的意思,打老汪一膀子,“點到為止啊。喝酒吃菜喝酒吃菜,你們倒好,光和酒乾上了。”

為了給他們解酒,陳茵拿老母雞的湯作底子,燒了鍋魚圓冬筍木耳湯端出來。

平常,他們習慣叫雜燴湯。

今天,家裡也算作添新人了。討個好彩頭,汪老師說,就叫它團圓薈萃湯吧。

孫施惠說薈萃不薈萃他是知不道,不過魚圓確實好吃。不是市麵上那種丸子,而是真正的工夫菜,把魚肉去皮剔骨,斬成蓉,再汆成湯圓大小。

他連喝兩碗。陳茵難得見他這麼給麵子,可是一砂鍋裡也就放了十個不到。他們碗裡的,施惠又不會要。

“還有呢,我再去煮一碗來。”

汪鹽喊住媽媽,她湯碗裡的還沒動,乾脆連碗都推給孫施惠了。

豈料某人,湯匙過來,說他不喝湯了,肚子裡擱不下,“魚圓可以吃一個。”

湯碗裡就兩個,他舀走一個,還有一個留給汪鹽。一邊吃,一邊催她,“嗯,都有點涼了,快吃。”

汪鹽不動,他就偏頭看著她,直看得她難堪,在桌下拿腳踢他。

孫施惠乾脆一腳踩在她拖鞋上。

汪鹽沒轍,喝完碗裡的湯,桌下那隻腳才把拖鞋還給了她。

*

飯後,汪鹽幫著媽媽收拾桌子,再準備瓜果茶水到客廳茶幾上。

四個人拿春晚當背景音,給汪鹽切了生日蛋糕。

她做茶歇品牌的,跟這些甜點飲品打交道很多。但自己吃很有限,太容易胖了。

汪鹽生日特殊,這一天,鮮少和朋友同事聚的。

父母給她過生日,也是實在上前,一桌菜可比蛋糕上算多了。

孫施惠給她買蛋糕是頭一回。以前,他心情好起來,直接甩個大紅包給她:恭喜你,又老一歲。

今天的蛋糕蠟燭卻是難得人品爆發的18。

當著父母的麵,汪鹽沒想搞許願那套,孫施惠不樂意,逼著她許。

汪鹽說:“那就世界和平,父母健康。”

“還有呢?”某人問。

“早日實現財富自由。”汪鹽瞪他一眼,也許拿到你那筆遣散費,我的願望也就達成了。

孫施惠浮浮嘴角,“還挺貪心。”

紐約芝士款的蛋糕,父母對這些不是特彆感冒,配著茶也能吃一口。但汪鹽鐘情這款,喜歡無鹽黃油消化餅乾碎圍的邊和底子。

她每次吃這款蛋糕,都把餅乾碎留到最後吃。

孫施惠從前就笑話過她,小市民行徑,好吃的省到最後吃。

眼下,汪鹽乾脆先實現餅乾碎自由了,狠狠掰開圍邊的一大塊,吃了個爽。反正他們也不吃了。

四個人坐在客廳裡喝茶,陳茵在和孫施惠商量明後兩天的計劃,那給舅舅家的禮是肯定要送去的。

又說春節檔口,其他幾個姨媽也會回去拜年。

孫施惠聞弦知雅意,喝茶的空檔,就問師母,那是不是也要給幾個姨母帶禮物。

陳茵也思量呢,汪鹽吃著蛋糕上的餅乾碎,抿一口茶,打斷他們,“和舅舅交,帶一式樣的上門禮就算了。姨媽幾個也要?他們家結婚,我沒見哪個送什麼禮給你啊。”

汪鹽又抱怨,這些俗禮太麻煩了,真真沒個家底都結不起婚了都。

陳茵橫一眼鹽鹽,說真是平時慣壞了她,三十晚上什麼作興什麼不作興,一點都不顧是吧!“處處都嫌麻煩,我生你還嫌麻煩呢,就不該生你!”

汪敏行趕緊圓場,“好啦,我看你女兒這掐架的本事就是跟你學的。說正經事。”

一旁的孫施惠聽得想笑,垂眸看一眼坐在小凳上吃餅乾碎的汪鹽,她也瞥見他,二人相視無話。

陳茵最後拿定主意,姨媽幾個自然不能也備一樣的禮。舅舅那頭,有一層媒人的緣故。但知會施惠,新姑爺登門,免不得一些口頭禮。叫他得多備些壓歲紅包就是了。家裡小輩多,當真介紹起來,喊個什麼姑姑姑父的,新興頭上,他們也不好不表示。

再說到婚禮喜酒的事,汪鹽始終“一言堂”。她不想辦,她說她自己結婚,如果這點事都不讓她自己做主,那麼,結婚也毫無意義了。

陳茵跟著急了,說哪個人家不辦酒的啊。你不辦酒,哪個知道你們結婚了。

汪鹽理所當然:“雙方父母知道啊,當事人自己知道啊,民政局知道啊。”

陳茵的急脾氣,就是有人今天過生日,也手快地要打人了。

孫施惠作勢地要攔師母,正巧他手機響了,起身去陽台接了個電話,再回廳裡,當著老師、師母的麵,喊汪鹽,“我手機沒電了,幫我充會兒電,順便,我有話跟你說。”

陳茵也識趣,乾脆要老汪把這裡收拾一下,再把冰箱裡的酒釀圓子拿出來,待會煮。一時又想起什麼,問老汪,陽台上供得鬥香你拿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