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2 / 2)

薑夫子便即起身,衝石詠點點頭,示意他覺得這孩子不錯,算是合眼緣。

接下來楊鏡鋅告辭,留石家哥兒倆和這薑夫子詳談。

薑夫子將石詠和石喻帶到他教蒙童的後一進院子裡。石詠這邊將石喻的水平說了說:說實話,喻哥兒還沒怎麼好生啟蒙,如今隻是讀了兩本蒙書,識了幾個字,並且開始習練書法。

“已經開始練字了?”薑夫子一下子很感興趣,轉身取了紙筆來,遞給喻哥兒,笑著鼓勵他:“聽說你字寫得不錯,可願意給夫子寫一個看看?”

喻哥兒點點頭,抓了筆,一本正經地拉開架勢,在紙上寫了個“永”字。

世人都知這“永字八法”是練字的起點,而喻哥兒雖然彆的學得還不多,這個字卻真寫得有模有樣。薑夫子見了,都免不了目露驚異,將喻哥兒好生讚了兩句。

喻哥兒開心至極,轉臉就朝哥哥笑著,那意思是說:哥,你看我沒給你丟人吧!

“夫子,我弟弟的天資其實不錯,隻是學什麼全憑興趣,有興趣的事兒,就能一頭鑽進去學,要是不感興趣,就總是偷懶犯困……”

石詠向薑夫子解釋了弟弟的脾性。

薑夫子點頭笑道:“那再好不過了!”

石詠聽楊掌櫃說過薑夫子的履曆,知道他十幾年前就中了秀才,可不知怎麼的,始終沒法兒再進一步,總是與舉人無緣。後來無意中發現有一份教書的本事,有些皮孩子,彆的夫子收拾不了的,送到他這裡,反而慢慢能坐定了讀書了。久而久之,他便也絕了科舉進學的心,開館授課,教書育人。

“我這做夫子的,就是得讓這些孩子喜歡上自己學的東西才成!”薑夫子微笑著解釋。

石詠登時大喜,問:“夫子,那您是願意收下我弟弟了?”

薑夫子點點頭,卻說:“也不用這麼著急,你先將弟弟送我來這兒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喻哥兒若是學得好,我也教得開心,咱們再行這拜師禮也不遲!”

自從他修複了衛子夫的金盤,金盤和寶鏡這兩件器物兒就自己聊上了,雖然一開始大家的口氣有點衝,可是越往後聊就越投機,眼下竟是再也顧不上石詠了。

石詠反正樂得清閒,便仔仔細細地打量起那隻“木瓜”。

這一件,確實是個木瓜形狀,大體呈橢圓形,一頭偏圓,另一頭有些略尖。也不曉得是不是年歲太久的緣故,這木瓜表麵呈深棕色,甚至有點兒發黑。就著油燈的光,甚至能隱隱約約地見到表麵上還有花紋。

石詠將這木瓜拿在手裡,湊到鼻端聞聞,覺得有一點兒淡淡的香氣。石詠想,這竟真的是木瓜不成?

可是千年的木瓜……這不科學!

石詠將木瓜托著,輕輕掂了掂,繼而又搖一搖,覺得這木瓜裡麵是中空的,而且能感覺到有什麼在輕輕晃動。

難道裡麵還有木瓜籽兒不成?

正在石詠專心致誌地研究這木瓜的時候,旁邊寶鏡和金盤竟吵了起來。金盤怎麼也不相信寶鏡說的,武皇竟嫁了父子兩任皇帝,“這不合禮法規矩啊,”金盤表示難以置信,“沒想到大漢數百年之後,竟也是這樣禮崩樂壞、世風日下的世道!”

武則天的寶鏡卻表示,你們漢代也好不到哪兒去,分桃斷袖的漢哀帝了解一下……兩件物件兒一言不合,又吵了起來,最終找到石詠,要他評理。

石詠正忙著木瓜的事兒,根本沒心思理會,隨口就來:“臟唐臭漢,二位半斤八兩差不多,大哥彆說二哥。”

豈料這一句將寶鏡和金盤全給得罪了,矛頭一起轉了過來,齊齊對準石詠,各種批判,將時下各種束縛女子的理學規矩罵了個遍。

石詠隻得繳械投降,連連道歉,心裡暗叫倒黴,這分明是時代的局限性,不是他的鍋啊!

等到寶鏡和金盤漸漸消了氣,兩隻物件兒竟又和好如初,不存半點芥蒂,自己去說體己話了。隻有石詠被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也不敢有什麼脾氣。

正在這當兒,他忽然發覺木瓜好像表麵有些什麼,立時將那一點點委屈全拋諸九霄雲外,伸手就取了一柄銅鑷子——他看見木瓜表麵,裂開了一條縫兒,裂縫的一端翹起,依稀可見織物纖維。

竟是用布裹著的!

石詠屏息凝神,旁邊寶鏡與金盤的交談他就再也聽不見了。他提起鑷子,穩穩地扡住裂縫的一端,小心翼翼地一點點揭開,果然這外麵緊緊包裹著的是一層布帛。布帛上依稀可辨密密的寶相花紋,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布帛上。

原來這布帛帶有花紋的一麵朝內,素色的一麵朝外。天長日久,這布帛緊緊地貼服在“木瓜”表麵,而且顏色褪去,成了深赭近乎黑色。剛才石詠在燈下見到的花紋,其實是這布帛的花紋透到反麵,能看出的一點兒依稀痕跡。

石詠極其小心,一點一點地將那布帛揭開,儘量避免對織物纖維的任何破壞。

在這當兒,他不禁懷念起現代各種先進的科技手段。如果有紅外線光譜分析儀之類的設備在,他壓根兒不用像現在這樣盲人摸象似的去探索這“木瓜”的真相。

可難道要他停手嗎?——研究員們都是有好奇心的,古物件兒到了他們手裡,就像是一個個生命,向他們傳遞過去,講述曆史。因此石詠絕不可能就此放下手裡的文物,就此不管。

在這一刻,石詠隻管屏息凝神,一點點地將“木瓜”表麵的布帛完全揭開。這布帛被裹了好幾層,越往內,原本的顏色與織紋就越明顯,這些模擬自然花草的花紋式樣,的確是有些唐代的風格。

待到將那布帛完整揭開,石詠小心翼翼地將布帛整齊攤平,準備好生保存起來——畢竟那也許是唐代的布呢!

再一看布帛裡裹著的物件兒,石詠心想:除了顏色不大像之外,更像是木瓜了。

木瓜形狀的表麵,質地裡透著木紋,石詠湊上去聞了聞,覺得可能是水鬆。

“水鬆”就是軟木,耐腐耐蝕,氣密性、隔熱性都很好,甚至到了現代,都有人專門將其加工了用來儲存、保護工藝製品的。

然而這畢竟是經過了千百年,這軟木即便被布帛包裹著,此時也早已變得酥鬆無比,石詠的手指輕輕一觸,軟木立即陷了下去一塊。頓時,石詠鼻端似乎聞到一股若有若無的檀香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