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海之尾 第九章 西南侯入鎮(2 / 2)

身著深綠色長袍的李員外連忙應道:“回侯爺,屬下一切安好,今日侯爺願下榻寒舍,乃是我等的幸事。”

一旁的青袍張監事一同附和道。

西南侯欣慰點頭,又招手示意兩人入座。

在兩人剛剛坐下就詢問道:“兩位,不知兩月前詔令批下的武器現在已有幾成了?”

李員外看了看身邊的張監事,張監事便急忙回答道:“已近半數……”

西南侯或有些沉思的說道:“算算時日,數量也差不多,但是仍是有些慢了。”

李員外這時連忙圓場說道:“侯爺,你也知道,這六十餘名鐵工乃是侯爺籠絡大齊境內最頂尖的一批匠人了,本就是為大齊最核心的軍卒打造最上乘的兵器,所以這時間……”

西南侯擺擺手,說道:“罷了,我又不是老糊塗了,不過近幾日我一直有些坐臥不安,總覺得會發生一些事情,索性便提早來看看,見無事便好。”

後又語重心長地向著兩人說道:“李員外乃是外官本不參與朝堂,而張監事卻被發配這山野之地做這監事,聽上去或是名分上或是有些不妥,但這也是我朝用於掩人耳目的手段。”

此刻在座位上的李員外忽有些坐立難安,西南侯起身拍拍李員外的肩膀說道:“百步坊本身就是依靠李員外家的產業才能有今天此等規模,老夫身為西南侯,用之於人自然也會報之於人,我相信這麼長時間,以員外你的聰明才智,應已知曉一些內幕,今天老夫不妨跟員外講講。”

李員外嚇得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身體直抖,西南侯甩甩衣袖一步踏出,側身繼續說道:“老夫並不是要責罰於員外,隻是最近幾載,無論是鄰國還是本國其他郡縣都出現了糧食歉收的情況,而我西南侯的地界一直卻大多風調雨順,免不得有些人會起一些想法。”

李員外仍是有些驚恐地看向西南侯,西南侯卻淡然的說道:“我齊軍精銳赤甲軍所配備的製式武器雖向外宣稱是由兵部下軍器司負責,實際卻全部由百步坊的官坊所產。此事雖為秘辛,但朝中仍是有權臣知其真相。我為一國國侯,又握重軍據守西南。但今,年事已高,免不得有人會在我身上做些文章,所以我希望,員外要學會審時,度勢。”

李員外立刻磕頭應答。

幾句話說完,西南侯則是示意張監事跟上,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大廳,獨留李員外一人癱坐在地。

出門後不久張監事向西南侯問道:“侯爺,李員外在下官的眼皮子底下,並沒做什麼出格之事情,為何對其如此恐嚇?”

西南侯向著張監事一笑說道:“與你不同,你乃是我的心腹,但李員外祖輩都是商賈出身,商人無利不行,凡事都會衡量輕重,若用人,我很難信得過這種唯利是圖者。但現今內,外皆有其動蕩之兆,我若不將此人的性命拿上案桌以示警鐘,或許將為我等將來埋下隱患。”

西南侯話語一頓,語重心長地說道:“南方奉國傳來消息,因為近年接連糧食減產已經導致多地糧荒,產生了大量流民,即使我國也有些地方開始出現本年糧供應不足的情況。”

張監事神情一驚,向西南侯說道:“您的意思是?這個趨勢正在擴大?”

西南侯默默點點頭,語氣有些凝重地說道:“確實有擴大的跡象,但這並不是我所最擔心的,畢竟我大齊的國庫即使鬥米不生依舊夠我大齊子民五年生計之用。”

張監事連忙點頭,西南侯緊接著又說道:“我所擔心的是,多年前我曾在宮中的古籍中見過一種記載,‘枯海之尾,六國之役,率多流亡,流之所及,樹無皮,赤地千裡,終物不足以類相食,致心缺,六魄不全而為化魔,其名為墟。’而據一些典史的記載,現今我們的年代就被古人稱為枯海之年。”

張監事的神情稍稍放鬆了些,說道:“那恐隻是一些野史之流,我朝建國已有三百餘年,記載之事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像那蒙山高聳入雲一般,都說那雲海之上便有仙人,不也未曾有人見過……”

西南侯轉頭瞪了一眼有些口無遮攔的張監事,又自顧自地抬頭說道:“雖說是有些過於疑神疑鬼了些,但作為帝王人家,先王與我乃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弟,自我幼便待我不薄,如今先王屍骨未寒,我西南護國侯,便要為我的賢侄守住這大齊的每一寸土地,我如此,赤甲軍八千軍士的赤心亦是如此!”

西南侯說罷便抬頭仰望,天際之上那繁茂的星海,神情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