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古典封建(2 / 2)

屬民身份就安安分分為家族勞作,再吃、喝、穿、用一概由家族來分配。

仆和家臣就在另外的領域服務家族,期望自己的後代某天能夠接班。

到了“徒”之後,人們才會有明確的目標。

這種儀式在諸夏這邊叫封建。

到了西方?這種儀式被稱呼為賜勳。

稱呼不同,內核卻是一樣的。

到了樓令割肉賜予的時候,得到賜予的人會雙膝跪地,舉起雙手接過羊肉,再按照事先被交代的句子,說上一句“感謝來自主人的恩賜,某日後便是主人手中的兵器,做最忠心的鷹犬,自己包括後代將世世代代效忠主家”之類的誓言。

這一套是不是很熟?諸夏進入“禮崩樂壞”的時代之後,屬於古典時代的“封建”消失不見了;西方那邊即便是到了現代,其實仍舊保存著類似的效忠儀式。

一個題外話,關於“鷹犬”這個詞,一直到有明一代之前都是褒義詞。直至出現“東廠”、“西廠”這種機構,朱程理學的門徒給“鷹犬”這詞替換成了貶義詞。

青壯在錄冊之後,一個又一個排著隊來到樓令身前,他們完成“封建”程序之餘,精神麵貌看上去完全變了。

這種變化很明顯,不止滿臉充斥喜悅之情,兩眼仿佛也有了光。

完成“封建”儀式的青壯,他們比之前更加自律,沒有人約束或是監督,按照完成“封建”的順序先後再組成隊列,坐在了樓令身後不遠的位置。

一眾沒有份的少年,他們見證了“封建”的過程,多數羨慕那些成年人竟然有肉吃,少數知道成為“徒”意味著什麼的少年則是眼眸裡充滿了渴望。

一共有六百二十七人需要得到賜封,樓令也就有了割了六百十二七肉的舉動。

原本“徒”的定額是五百,後麵樓令之所以進行了調整,原因是外派購買奴隸的人手帶回新的一批奴隸,再來便是青壯的質量真心不錯這一點了。

樓令光是進行“封建”的第一道程序就花了一整個白天,後麵就是其餘人帶著剛剛獲得“徒”身份的人去確認獲得土地的所在。

“北部要開發,先讓其中的三百名‘徒’當先驅,讓他們作為骨乾,再遷徙一批人過去,把一個個棲息地建設起來。”

樓令日後會在“平陵”北部的百多裡外築城,非常有必要進行未雨綢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