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1 / 2)

齊箏和黎允珊帶著更為詳細的材料去和檸檬基金負責接洽的人見麵。辦公室在紐約, 地點看上去倒是比較正規。

這段時間,檸檬基金陸續給好幾個創業者發了郵件通知,想要進一步了解項目可行性。齊箏她們不是B大唯一的幸運兒, 所以她儘力把每一個細節都準備充分。

這對她來說, 是難得的機會, 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工作時候去麵試都沒這麼緊張過。”黎允珊走進電梯前深呼吸了幾下, 她之前在國內一家大型廣告營銷公司工作, 也算是見過場麵。

齊箏一路上話不多, 偶爾緊張, 但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如何完善計劃書裡的每處細節。她模擬著待會基金負責人會問哪些問題, 她應該怎樣闡述才能把這個項目呈現得更好。

黎允珊見她不搭腔, 湊過去低聲問:“齊箏,你當初是怎麼被沈總挑中的?麵試是不是過三關斬六將那種?”

齊箏的工作經曆在開學初的自我介紹上已經寫得很清楚, 但具體細節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問的。

齊箏回憶了一下:“她沒怎麼為難我。”

黎允珊習慣了齊箏這種雲淡風輕的說辭,好似對什麼都挺看淡的。基本沒見過她極儘誇張形容過什麼, 除了剛開學時的低沉。

其他時候, 齊箏都是這樣淡然的狀態, 還挺讓人羨慕的。

見到檸檬基金的負責人, 很意外,竟然是個華裔。

“布朗先生,你好, 我是齊箏, 這是我的合夥人,黎允珊。”

在創業計劃書的團隊介紹中, 已有詳細說明,齊箏並未再贅言。對方似乎也已經了解過,對於她們的到來表現出明顯的興趣。

“齊小姐, 黎小姐,很高興看到兩位的創業構思。我們認為雖然目標市場比較小,但值得深入挖掘和經營,有一定發展空間。”

聽他這麼說,齊箏心裡自然高興,但她也沒有表現得過於明顯。

“這次請你們過來,是想進一步了解你們對於這個項目的看法,尤其是項目的前期階段你們打算如何執行。”

布朗的問題圍繞著項目的實施,似乎並不在乎這個項目是否能夠盈利。

“因為我們自己就是留學生,經曆過短期內跨越不同文化環境的生活。兩國之間的文化、生活和教育模式都有不小差異,對於人的承壓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是一種挑戰。”

齊箏說著,布朗則認真聽著。

“很多人是到了這樣的環境中不得不去麵對,爾後強迫自己接受,缺乏適當的轉換時間與方式。但每個人的性格與能力是有差彆的,並不適合強行調整,處理不當其實會造成嚴重後果。例如心理崩潰,情緒焦慮或是放任自流,放縱生活等等。”

這些,的確在某部分低齡留學生身上集中出現。

布朗身邊也有過這樣的同學,但他沒有過跨文化環境的生活經曆,無法做到齊箏那樣感同身受。

“那你們選擇這個項目的最大目的是什麼?”

賺錢?滿足感?自我挑戰?

齊箏想了想,坦言:“創業當然是希望能夠得到事業和經濟上雙重成功,但更希望我們的同胞可以在海外求學生活的路上走得更輕鬆順利。”

布朗不時點頭,點評說:“創業的確需要一定的情懷,沒有情懷和夢想,很多時候就會半途而廢。”

齊箏並非一股腦熱,非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來。她隻是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腳踏實地在某個領域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布朗又認真把她們帶來的材料看了一遍,問了最後一個問題:“如果這個項目能夠實現,你們會一直留在美國還是在項目具備雛形後回中國?”

“在項目沒有完全成熟穩定之前,我們不會回去。”

布朗沒有再問彆的,讓秘書送她們離去,說需要再認真研究考慮一下,近期會給答複。

黎允珊走出大樓,感慨著:“明明氣氛也不嚴肅,我剛才怎麼就總是替你捏著一把汗呢。”

剛才大部分時間都是齊箏在應對布朗的提問,對於這個項目,她幾乎一有時間就在思考。關鍵數據她已經了然於心,不用看就能脫口而出。

黎允珊的熟悉程度比不上齊箏,那個是親媽,她頂多是乾媽。

“這才是第一關,以後我們要麵對的,是整個市場的提問。”

齊箏也緊張,但她很清楚必須要走出這一步,更要走穩這一步。

她回頭看了眼高樓,已經分不清到底哪個窗口才是檸檬基金的,但她希望自己還有機會能再次到來。

五十萬美金的種子基金,足夠她們這種小規模生意起步了,甚至還能維持無利潤狀態下運營半年。

齊箏很現實,她挑選申請的都是這類專門支持小生意的基金,那種跟科技或是互聯網項目沾邊的,她都沒去湊熱鬨。

尼爾谘詢給齊箏發了麵試通知,齊箏並未因為見過檸檬基金的人就敷衍對待。她跟其他應聘的人一樣,把相關資料都熟悉了多次。

莊沐晴約她吃飯,結果看到的是在自我模擬麵試對話的人。

“你一個人自說自話缺點意思,還是我來配合你比較有效。”

莊沐晴從齊箏手裡把她從網上找來的麵試題目看了一遍,用純正且語速略快的美式英語與她對話。

齊箏已經能夠適應這裡的語境,但和local對話仍有壓力。

莊沐晴察覺到她的緊張,解釋說:“谘詢公司的人說話普遍很快,而且會有大量業內術語。我不是故意要施壓,但你必須提前適應這樣的情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