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108章(1 / 2)

三年後, 海城。

沈氏總部正在召開半年度報告總結會,從各地分公司趕來的負責人,幾乎大半都換成了沈之冰推薦或是指派的人。這樣的會議對她來說也越來越舒心, 不再像五年前那樣如臨大敵。

會議臨近尾聲, 於欣妍提出了最後一個議題。

她兩年前已經從采購部副總監升任新業務拓展部總經理, 成為沈之冰名副其實的參謀。

“去年年終總結會上就說過, 接下來三年沈氏要開拓新業務, 進軍新領域。基礎行業的發展已經接近飽和,而且社會結構也在不停變化, 所以我們需要有新的業務去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

沈之冰當年直接領導的特彆小組, 絕大部分成員現在都在於欣妍手下工作,極個彆無法勝任的也都在退回原部門不久後選擇自動離職。

據說是簽訂了保密協議,離職後也沒有去同業。

“這幾項新業務裡,有一項是今年就必須要落實的,也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藍海的行業。”

於欣妍讓下屬把相關資料投影到屏幕上, 心理以及情緒問題的關注與修複一行字幕引起在場所有人的關注。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問題頻發, 引發很多家庭和校園悲劇, 這是社會性問題, 但也是社會發展必然會麵臨的困境。前期我們做過調研,種種原因導致有情緒障礙的人,不在少數。可是針對情緒亞健康群體的行業, 不能說沒有, 但幾乎都停留在表麵。”

無非是判斷、診治。

前期乾涉預防和後期追蹤糾正, 存在空白市場。

沈之冰認真聽著,也在不停思考。

沈氏的轉型,不僅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它的社會形象也需要做一次轉變。

闊綽、實力雄厚、傳統產業龍頭老大, 這些標簽都已經不完全適應現在新生代消費群體的追捧。沈之冰也不滿意僅僅將沈氏局限在實力強大這一方麵,她想把沈氏打造成為“對社會更有意義的公司”。

“於總監剛才說的,就是下半年度沈氏重點要關注和跟進的項目,我們更傾向於和這個領域有經驗的公司進行合作。”

這不是一個光靠砸錢迅速堆砌資源就能占領市場的行業。而且這個項目的客戶群體本就屬於易感人群,浮躁激進的方式對他們的幫助有限,刺激卻會很大。

沈之冰自己就曾經受到情緒困擾的影響,但她比較幸運,有資源也有能力可以得到最佳的治療。可很多人,沒有這個條件,又或是因為觀念束縛,不願意積極麵對自己的病情。

有病就要及時治病,這是沈之冰近兩年才頓悟的事。

散會後,於欣妍去了總裁辦公室。

“這些是意向合作公司的名單,你先看一下。”

沈之冰翻看了一遍,大多是不知名的公司。

“公司規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確定到底有沒有潛力和能力。缺錢缺資源,這些沈氏都可以支持,但絕對不能扶持一個草包公司。”

這一行太講究消費者信任了,這種服務不像買衣服喝奶茶,這個試用了不合適再換彆的。情緒問題,經不起反複試錯和折騰,每個人都是脆弱和珍貴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這些公司都是選了又選,到現在還沒有最終決定。”

沈之冰去年就想做這個,卻沒有催促業務上線,給足了空間,也是明白這個特殊性。

於欣妍談完這些,還沒打算走。

“你有沒有聽說,齊箏的事?”

沈之冰怔了一下:“她怎麼了?”

齊箏在一年前解除了對她的分組屏蔽,但好像也沒有給她太多特殊的信號。她看到的,跟於欣妍還有雲菲看到的,沒什麼差彆。

“她好像打算回國發展。”

“是嗎?”

從美國回來,她們的確刻意疏遠了一段時間。沈之冰決定安心治療後,也不再糾結於非要立即得到一個答案,慢慢地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逐漸適應了和齊箏分隔兩地的現狀。

對齊箏的近況了解,大多來自於她的朋友圈分享或是周圍的人偶爾談及。直到去年年底,她才在一些媒體上見到齊箏的相關報道。

和她動輒就上財經板塊頭條不同,報道齊箏信息的大多是一些美國的華人自媒體,又或是不算主流的當地媒體,可也算是被人看到了。

這對於一個從B大拿著八萬美金創業的年輕人來說,已是難得的成就。沈之冰為她高興,卻不敢貿然打擾。

“沒聽她提過,她在美國發展得挺順利的。”言下之意,她對於欣妍這個小道消息不太相信。

“聽說有大財團想要收購她的業務,複製到其他英語係國家留學生群體上,準備在美國本土開花。”

“打聽過財團背景嗎?”

於欣妍笑:“老沈你還真是有操不完的心。是鑫達想要收購,這下你總該放心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