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學院是向來背靠著皇帝,財大氣粗,連帶著尋常學生的考試,都是按照著科考的樣子來的。
學子們考試的時候也都是按照科考的樣子,一個一個號舍的。
這會兒葉居敬抬眼望去才發現,他對麵的號舍中有些同窗們還在抓耳撓腮,甚至葉居敬還看到有個同窗這會兒已經是滿腦門的汗了,而更多的則是在奮筆疾書。
見到葉居敬這會兒已經示意著要交卷了,他們當即露出一個迷茫不解的眼神來。
葉居敬他寫完了?再看看自己,哦,草稿紙上列出來的條目才寫了一半呢,咦,怎麼試卷上已經寫得快滿滿當當了?
還有一些則是甚至還沒個頭緒,不知道從何寫起呢,看到葉居敬交卷,這哪有不急的。
就連監考的先生,也不免詫異地看上葉居敬兩眼,還特意提醒了一句道“這場考試到傍晚才結束,你在仔細看看有沒有什麼疏漏的。”
先生們哪裡不知道這題目對於葉居敬他們這一屆的學子來說實在是算得上超綱,自然是給這些學子們留足了時間。
這些學子們不知道的是,不僅僅是他們丁院的學生,甚至是甲乙丙三院的學子,考得都是這麼一道題。
葉居敬自然是知道時間還早,但是他的水平放在這兒,哪怕是再在這兒枯坐上一整天,也不過就是在這篇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刪減。
但葉居敬寫文章向來是喜歡一氣嗬成,再加上他也知道他能想到的對策不過如此。
因此,葉居敬隻恭敬地對著先生道,“學生自覺這已經是學生如今能寫出來的最好水平了,”又開了一個玩笑道,”倒也不用再在屎裡雕花了。”
先生聞言便笑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倒也不再勸葉居敬,隻收了葉居敬的試卷,又叮囑了一句道,“原本,你們要到明日再休沐,但今兒考完試,便也容你們寬鬆寬鬆,你今兒就可以回去了。”
學院雖然規矩嚴苛,卻也不是叫學子們得拋卻了家人的,所以在這季考之後,也是大方地給學子們放了十五天的假的。
這十五天的假期,也足夠叫外地的學子們回一趟家了。
當然,若是是在過於路途遙遠的那是回不去了的,這得等到秋日的授衣假才能回去了。
葉居敬連忙應了一聲,這才收拾了東西出考場。
瞧著葉居敬的急匆匆的樣子,先生隻當葉居敬這是小孩心性,隻想著回家去呢。他家裡也有葉居敬這般大小的小子,隻笑著搖了搖頭,然後低頭開始看葉居敬的卷子。
這樣的題目,原本先生們也就不指望著丁院的這群連聖賢書都還沒讀透的人能做這樣的策論。
讓四院同考一道題,對於丁院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想著叫他們知道學無止境,更要學會應用貫通。
如今他們這讀書才起了個頭,哪怕等到日後將書讀透了,也還不夠呢,得學會兼濟天下才是正理。
說白了,不過是來給這些少
年天才們一個下馬威的。
先生隻當葉居敬年紀小,沒什麼閱曆,怕是這道題太過於超綱,寫不出來,或者隻能照本宣科,紙上談兵。但仔細看了看,沒想到,葉居敬這文章寫得倒是也算得上是有理有據了。
當然,葉居敬寫得不算有多好,甚至連葉居敬最為讓人叫好的辭藻華麗,在這篇文章上也體現不出來。
唯獨好的便是,葉居敬這篇文章居然寫的算得上是有理有據,上頭列的舉措也都是能落到實處的,而不是那種高高地飄在上空的。
隻這一點,葉居敬這篇文章就已經很不錯了。
葉居敬交完卷子,就準備回學舍收拾東西去了。
葉居敬是丁院的學子裡頭交卷最早的,也幾乎是在所有學子裡最早的,因為葉居敬回到學舍,隻覺得學舍裡靜悄悄的,仿佛跟一個人都沒有似得。
原本,葉居敬還同蘇仲卿他們約好了要一道家去的。
但葉居敬收拾完東西,蘇仲卿還沒回來,葉居敬便也不再等了,隻留了字條在書桌上,便自己先回去了。
……
“皇上給二哥跟和安公主賜婚了?”葉居敬聽到這個消息隻覺得不可思議。
本朝的諸公主嫁到當今舊臣家的不在少數,再加上和安公主和葉居禮原本就有青梅竹馬的情誼,原本這份賜婚的旨意該是早就能預料到的。
但這兩年宮中的態度就擺在這裡,其餘不說,隻說這兩年葉居禮幾乎沒見到過和安公主,這便也就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