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君恩難受(2 / 2)

“朕本意是二位皇子之一坐鎮戶部,現在看來隻能作罷了。來人,筆墨伺候。”

刷刷刷,承輝帝落筆如飛,很快寫了一份聖旨,用印後遞給身邊的太監道:“送內閣。”

太監走後,承輝帝才對張廷恩道:“現在是六月,朕給欠錢的王公貴胄大臣半年的時間準備,年前先還一半,明年六月全部還清。嗯,先看看年前不還錢的人有哪些。”

這話說的真是咬牙切齒,可見承輝帝真的憤怒了。

“陛下,臣以為,應等西域事了,掉邊軍進京補充京營之後,再做打算為宜。”

張廷恩立刻進入了為君王考慮的臣子狀態,任何時候都是皇帝做決定,他就是個拾遺補缺的。這個主次一定要清楚,以前他就是沒搞清楚,所以才被太上皇拿下。你怎麼可以逼著皇帝做決定呢?

“愛卿所言極是,朕本以為卿之鋒銳不複昔日,此番上奏鋒銳猶在,朕心甚慰。”

張廷恩連聲拜謝,他知道沒退路了,承輝帝要改變現狀,需要衝鋒陷陣的臣子,他隻能做一個過河卒,有進無退,隻要能實現心中抱負,任何結果都能接受。

大周朝現在問題很多,承輝帝最看重的是財政問題。要坐穩皇位,首先要解決兵權,首當其衝的就是京營。四王八公所謂王宮貴胄集團,對於軍隊的影響力很大。他們推出的代表人物是王子騰,而王子騰又腳踩兩條船。

借著西域叛亂的由頭,承輝帝把王子騰丟過去平叛,結束後把京營留下,抽邊軍充實京營。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搞錢了,沒錢怎麼安撫戍邊的京營和安置進京的邊軍?

大周朝現在的情況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但是財政收入的增長遠遠跟不上花錢的速度。這麼說吧,太上皇在位期間,內帑的銀子花銷大頭是修園子,承輝帝即位之後,內帑最大的花銷是補貼國庫,用於賑災、平叛。

花錢的地方很多,但是太上皇每年五百萬兩的養老錢,內帑這邊是固定要出三百萬兩。戶部那邊每年的二百萬兩,已經賴了兩年了,為啥,沒錢。

內帑收入的大頭是市舶司,大周朝五口通商,每年能收稅一千五百萬兩,內帑拿五成,戶部拿三成,其他如運營費用以及地方截留,拿走兩成。

銀子看起來很多,但是這三年南澇北旱,天災不斷,如今西域叛亂,為湊夠半年的軍費,戶部出了五百萬,內帑出了二百萬。下半年還有至少五百萬兩的開銷,一年平叛的軍費開銷就是一千二百萬,這還不算一年不能平叛的賬。到底要花多少銀子,還要看前線的仗。

感受到承輝帝對兩位皇子的失望,張廷恩隻能默默的記心裡,這事情一句話都不能說,現在說一句或許沒啥,將來沒準就落一個離間天家骨肉的罪名。個人生死是小,家人跟著倒黴,甚至家族都跟著倒黴。

賈璉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差點落了個三皇子伴讀的差事。不然晚上要睡不著了。

現在他隻能安心讀書,至於張廷恩的事情,賈璉其實並不後悔自己說的和做的。

太上皇也好,當今的承輝帝也罷,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壓王宮貴胄。要不然忠順王能拿一個戲子蔣玉菡的事情大做文章?賈政還顯得很沒脾氣的慫了?

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之下,想要保全賈府,就得做出改變。如何改變,總不能沿用之前的資源來做改變吧?那不等於雪上加霜麼?回頭官做的越大,死的越快。隻能是通過張廷恩的關係,擠進帝黨的陣營。到時候即便做一個跑腿的,即便賈府被抄家,賈璉個人是沒問題的。

至於賈府,抄就抄唄,一門雙公,自己不作死,怎麼會死?

賈代善死前和太上皇達成的默契,繼承者賈赦和賈政並沒有遵守。什麼默契?賈府轉文職,放棄在軍方的影響力。賈政與王家聯姻,賈璉與王家聯姻,都是這種破壞默契的體現。

現在的賈璉從時間上看,還有個十幾年的樣子,賈府才會走到元春省親那一步。

所以,花最短的時間,拿到賈府的實際控製權,進而拿到賈家的控製權,扭轉賈家的作風。這是最好的結果,如果做不到,那就把自己摘出來。

上喻明發後,大周朝上下震動,清欠的事情給出了期限,半年先還一半,一年內還清。

這個期限對於那些欠賬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官員而言,真的不算長。

但是對於湊錢還賬的官員而言,時間又短了。

榮禧堂內,賈赦和賈政難得坐在一起,賈珠、賈璉作為下一代的代表人物,也被叫到現場。由賈母主持的家庭會議,王夫人、邢夫人連旁聽的資格都沒有,隻能在外麵的廊下等著。

“陛下發了上喻,榮國府的錢是代善那會借的。當時大家都借了,代善不借都不行,不借不顯得你有錢麼?眼下皇帝讓還錢了,公中全部的家底拿出來倒是能還上,大家商議一番,都說說怎麼辦。”賈母坐在上首,彰顯的就是一個家中長者的地位。

四歲的賈寶玉坐在一旁扭動身子,顯得頗為躁動,賈政的眼神掃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