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發酵(2 / 2)

憲章派本身就是由中小型貴族聯合大資本家以及一些無產階級組成的,這些人在帝國原本的政治格局中完全插不上手,隻能做些打雜的小活,所以他們漸漸對帝國的政治格局有所不滿,想要對其進行改革。

因為君主社會主義中並沒有損害到中小型貴族的利益,反而增加了中小型貴族的利益,所以這部分人便不願意去攻擊君主社會主義。

畢竟憲章派和君主社會主義都主張於限製貴族權益,讓貴族置於法律之下,但是在這個前提下,君主社會主義給貴族們的利益要比資本家給貴族的利益多得多,所以他們壓根不願意去攻擊這個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多利益的主義。

但是資本家對於這些中小貴族不肯攻擊君主社會主義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最後這些貴族們決定爺不再憲章派混了,爺早就是君主社會主義的人了。

於是,君主社會主義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有了一批莫名其妙的政治資源。

這些中小貴族脫離憲章派之後,直接按照君主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憲章派打起了罵戰,最後的結果就是保皇派和這些所謂的君主社會主義者將憲章派打了個落花流水。

而這兩天的罵戰中,君主社會主義這個詞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出了圈,畢竟無論是保皇派還是君主社會主義者為了打壓憲章派,都對君主社會主義有了很高的拔高。

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多數對政治不了解的人看到君主社會主義後認為君主社會主義就可以改革國家。

卡爾當然知道大英社會上對於君主社會主義的評價以及討論,隻不過他認為現在君主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的擁躉都是因為維多利亞女皇在暗中推波助瀾。

畢竟在這次輿論風波中,憲章派受到了極大的損失,黨內還發生了分裂,最後獲益最大的就是帝國的貴族和當今維多利亞女皇帶領的皇室了。

所以卡爾一直沒有認為自己的君主社會主義有多少的支持者,所有人都是借著君主社會主義的名頭去攻擊其他人。

但是在報紙發售之後,卡爾覺得自己錯了,畢竟社會上的反響實在是太熱烈了。

泰晤士報中午發售的報紙,半小時後就全部售出,泰晤士報不得不開始緊急加印,然後在晚間售出第二批。

那些買到報紙的人查看報紙後,下午三點就有人去殖民地辦事處寄了簡曆,而且還不是一個人,而是數十人。

到達了第二天,給殖民地辦事處寄簡曆的人暴增到了200餘人。

且仍然有人不停的向辦事處寄著簡曆,而且不隻是有人寄簡曆,還有一些資本家也跑到殖民地辦事處,想要和卡爾商量一下殖民地鐵路的事情。

因為卡爾在那張鐵路的計劃圖上畫出了未來將要建設的支線鐵路,然後這些支線鐵路是支持資本家投資的。

所以原本在大英鐵路建設中發了一筆財的資本家,立刻就盯上了殖民地鐵路的建設,對他們來說,哪裡能賺錢,他們就去往哪裡,就算卡爾是他們的階級敵人,他們也願意從他手中討食。

不過新英格蘭地區企業搬遷活動並沒有多少資本家響應,畢竟經濟特區總的來說還是個新概念,沒有多少資本家願意去冒險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