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那一期網球月刊賣的尤其好。
原因是很多粉絲覺得內容很有趣,沒想到王者立海大還會有這麼有趣的選手等等。
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有劇本的,畢竟,那位井上記者在網球月刊也算是自身前輩了,這樣的人怎麼會被中學生欺騙呢?
——並沒有人會相信,井上記者在聽到自己的采訪對象的最後一段話說完時,CPU都燒了。
——當然,采訪裡也沒有記錄的是,在宣稱自己不是仁王而是柳生之後,這位采訪對象再次拿下來眼鏡,然後在頭上擺弄了一會兒,又揭下來一張假發。
最後露出來的還是仁王的白頭發。
真正的受采訪者-仁王君:“井上前輩嚇到了嗎?哎呀呀,這說明有了搭檔之後,我的欺詐能力真的變得更強了呀,pupina。”
井上記者……渾渾噩噩地離開了。
最終寫采訪稿的時候,他沒有把最後這一段加上去。
他擔心加上這一段的話,眾多網球月刊的粉絲的CPU也要燒了。
所以,彌生看到的,也是偽裝成了仁王前輩的柳生前輩完成了那次的采訪。
怎麼說呢,看著現在和切原前輩你來我往,認真打球,一句話都不說的柳生前輩,他沒辦法想象柳生前輩偽裝成仁王前輩的樣子!
或者說,柳生前輩說不定也有屬於自己的“撲克臉”。
彌生恍然大悟。
單打的時候,柳生前輩的確麵無表情。
他的風格偏好發球上網,截擊型,技術相當完善。
這和彌生原本了解的有些區彆。
他本來以為柳生前輩的風格會更加穩重……比如說堅守底線的球手?
沒想到真的打起來之後,柳生前輩的球風反而是有點“激進”的。
對於上網截擊這種球風究竟是好是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上網截擊能夠展現更強的攻擊性,也有人認為上網型球風淩厲有餘,防守不足,風險太大。
彌生下意識地覺得,柳生學長應該不會是不顧風險,強行上網的人。
……他很快觀察到了一個現象。
切原前輩的球威力十足,球速快,轉速高,按道理講這兩者似乎有些矛盾,現在有些職業選手也會在球速和轉速兩者之間做權衡,甚至有人會為了追求網球的轉速,而犧牲球速。
切原前輩在用上旋發球,來對抗柳生學長的網前技術。
上旋發球能超過接發者的肩膀高度,迫使接發者在這種不好發力的位置回擊,發球方就可以快速上網,用自己精湛的往前技術擊敗對方。
總之,現在兩個人都在努力地打網前截擊球。
彌生記得……網球月刊上寫過,切原前輩是底線型球風的選手來著。
他有點疑惑了。
想不通的事情,隻能先在本子上記下來。
切原前輩和柳生前輩的比分咬得很緊,但是總體來看,勝利的天平正在往柳生前輩的方向傾斜。
柳生前輩的回球打得很低。
這讓切原前輩的截擊變得困難了。
然後,在切原前輩剛剛能跟上柳生前輩的節奏之後,柳生前輩一記高挑的反手高位回球,讓切原前輩輸掉了這場練習賽。
彌生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剛剛他認為切原前輩跟上了柳生前輩的節奏,但這究竟是切原前輩自身努力達到的,還是柳生前輩故意放慢了節奏?
切原前輩似乎是容易在球場上情緒激動的類型。
其實之前他和切原前輩對練的時候就發現了,切原前輩對自己的招式非常驕傲,對他而言,打出ACE球(發球直接得分)是很爽的事情,如果自己的招式使出去,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