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原理(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7684 字 3個月前

但黃姈難以相信,世間竟然有機器能把聲音‘留下’。

“這叫留聲機。”李笠輕聲說著,用手撫摸著自己的傑作,隨後補充:“確切的說,是蠟筒留聲機。”

“蠟筒,就是留下聲音的容器,空心厚紙筒,外麵裹蠟,可以留下劃痕,即聲軌。”

“蠟筒留聲機?”黃姈喃喃著,震驚之情溢於言表,李笠則介紹起來。

留聲機,出現於十九世紀,問世時的形態,為“蠟筒留聲機”,蠟筒,為聲音存儲媒介,這在當時,可謂“高科技設備”。

即便到了後世,不清楚原理的人們說起留聲機的問世,依舊覺得高深莫測。

然而,留聲機的原理再簡單不過,甚至有中學老師用簡單的材料展示過留聲機原理。

一個紙杯,底部固定一根鋼針,鋼針垂直向下,針尖搭在一個塑料杯側麵。

塑料杯為一個電動小馬達帶動,可以緩緩旋轉。

紙杯的作用,即是傳聲筒,也是喇叭。

人對著紙杯說話,聲音導致紙杯震動,震動連帶著紙杯底部鋼針也微微顫動,於是在旋轉的塑料杯上刻下深淺不一的痕跡。

這是“留聲”(錄音),若把該過程逆轉,就有另外的效果:

塑料杯轉動,其上痕跡導致鋼針不斷顫動,而顫動的鋼針,同樣會帶動紙杯顫動,於是在杯中形成聲音,從紙杯口傳播出去...

這就是“放聲”(播音)。

整個留聲結構很簡單,不過放出來的聲音會有“雜音”,譬如紙杯振動時的“沙沙”聲,這和原本的聲音有差彆,也就是“失真”。

要還原真實的聲音,首先需要高質量的“話筒”來留聲,播放時用高質量的“紙喇叭”等裝置來“保真”。

因為原理極其簡單,而黃姈平日裡常聽李笠講各種“物理常識”,所以很快明白了“留聲”原理。

進而理解“蠟筒留聲機”的大概結構。

也明白了“記錄聲音”的蠟筒可以拆卸,裝在其他“留聲機”上,一樣能把聲音“放出來”。

但黃姈想不明白,李笠(手下)是用了何種手段,趁著蕭賁與廬陵王妃私通,將過程發出的聲音‘留下來’。

李笠講解起取證過程:“留聲機的蠟筒,尺寸有限,所以留聲時間很短,得特製留聲機,有六套蠟筒,對應六個喇叭。”

“六套蠟筒相繼運行,所以總的留聲時間較長。”

“但裝置的尺寸不小,所以將其偽裝成熏香爐,喇叭混雜在熏香爐周圍的銅花朵之中。”

黃姈問:“可這裝置要如何觸發?”

“簡單,用延時觸發裝置,熏香爐點燃後,會觸發這裝置,就有一定概率,在特定時間段,記錄當時的聲音。。”

“那要如何判斷時間間隔?熏香爐點燃,那兩人何時會辦事?”

“收買仆人,估算時間,畢竟提前熏香的時間是較為穩定的。”

“如此做法,不是撞大運麼?”

“這是概率問題,蕭賁和廬陵王妃私通已有數年,習慣成自然,行為模式有跡可循,所以成功的概率不低。”

黃姈還是有疑問:“可蕭賁未必會把這熏香爐,放在床頭,亦或是...呃,辦事時,正好在熏香爐附近?”

李笠笑道:“這是心態問題,你得考慮奸夫的心態,小黃文裡麵...咳咳咳...”

黃姈聞言眼睛微眯:“小黃文?”

說漏嘴的李笠趕緊掩飾:“彆岔開話題,肆無忌憚的蕭賁,得了蕭應送的熏香爐,他會怎麼想?”

“會下意識把熏香爐當做蕭應的化身,特地放在床頭,然後和王妃辦事。”

“這種心理,就如同當著良人的麵,與其內人辦事那樣,刺激得很,而熏香爐一旦點著,觸發定時機關,就有一定幾率,錄下一段重要對話。”

“當然,留聲機的留聲時間有限,很短,這種做法,成功率終究不高,還必須買通其心腹仆人,不過值得一試,不過值得一試。”

“為此可是花了不少錢,本來可以用彆的辦法將蕭賁揪出來,但是,至少先試過這一招。”

“六個蠟筒接力留聲,時間長度足夠涵蓋這兩位辦事的過程了,精心製作的喇叭,至少能保證留下的聲音,變調不那麼嚴重,聽得出是誰的聲音。”

“重金收買的仆人,將底座取出來,我的人再取出蠟筒,放在彆的機器上一播,就能還原現場。”

“然後在王妃麵前播放,嗬嗬,當時人就傻了,坐都坐不穩,再逼她立刻做選擇,她就隻能屈服。”

這就是李笠拿捏廬陵王妃的手段,雖然有些麻煩,卻很有效,讓做賊心虛的廬陵王妃心理防線直接崩潰。

以其為突破口,再迫使其妹、建安侯夫人‘反正’,於端午節發難,直接把建安侯蕭賁打懵。

然而黃姈不依不饒:“小黃文呢?什麼是小黃文。”

李笠不吭聲,把木盒打開,將存著重要聲音的蠟筒取出,換上新蠟筒。

然後轉動搖柄,上發條。

蠟筒留聲機,因為運作時間短,所以並沒有太多實用意義,李笠將其‘發明’出來,最初目的純屬打發時間。

但是,既然發明出來了,就肯定能在某些時候派上用場,譬如...

耳朵一陣痛,卻是黃姈掐著他右耳耳垂,然後拖長語調在耳邊說:“什麼是小、黃、文~~~”

李笠繼續轉移話題:“你不是想知道,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三郎要做什麼?”黃姈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

李笠回答:“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慟哭三軍俱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