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稅(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204 字 6個月前

上午,雪停了,北風淩冽,但寒山堰附近的作場區內卻熱火朝天,大量機器在運轉,無數工人在忙碌。

一處作場裡,嘈雜的轟鳴聲中,成排的自動製針機“雷迪奇”正在運轉,前來參觀的何妥,看著這種複雜的機器不斷“吐出”鐵針,目瞪口呆。

這些機器似乎是活的,不需要人操作,自己就能將鐵絲製作成鐵針。

何妥從沒見過如此複雜的機器,這種製針機幾乎所有“零件”都是精鐵所製,經由水力驅動,每日運轉四個時辰,然後需要進行日常維護。

所得鐵針經過“熱處理”後,就能夠包裝、出售。

這個製針作場,也製作魚鉤,正常情況下日產鐵針、魚鉤各有近百萬枚,但並不是全力生產的產量。

雇工上千,主要是包裝工,即將鐵針包裝的工人,均為女工。

因為日產量很高,所以女工“三班倒”進行鐵針的包裝,到了晚上,房間裡點起煤氣燈,宛若白晝。

何妥聽得介紹,心中震驚,很快想到這種產量下的小小鐵針、魚鉤,給彭城公帶來了多少利潤。

下次麵見彭城公,怕不是又有許多問題要請教。

何妥祖上為西域胡人,父親何細胡來到蜀地經商,為時任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看中,為王府打點產業,富甲一方,號為“西州大賈”。

不過何妥喜歡讀書,自幼便在建康求學,不是經商人才,而是通曉文學、音律的大才子。

因為有才氣,為湘東王看中,侍奉左右。

湘東王輔政,錄尚書事,何妥得了任用,在尚書省任職。

此次來徐州寒山公乾,因為肩負湘東王分派的額外職責,所以要來參觀寒山的各類作場,其中就包括徐州牧、彭城郡公李笠的製針場。

先前,何妥不明白為何各地售賣的鐵針都被稱為“李針”,現在,他看著這些製針機,明白了。

極低的生產成本、極大的產量,使得“機製針”、“機製鉤”無人可以與其競爭。

李笠的製針(製鉤)作場隻在兩個地方有,其一是饒州鄱陽,其二就是徐州寒山。

兩處製針(製鉤)作場製作的鐵針、魚鉤,幾乎席卷了梁國全境,甚至外銷到齊國、周國,乃至裝船運往海外。

按說這種私人產業是不會允許外人參觀,更不會讓人有機會了解產量以便征稅。

但李笠卻彆出心裁,將自己作場向官府適當公開。

於是,饒州官府、徐州官府每年都會從李笠的製針作場收取大量的稅。

徐州牧李笠以身作則,饒州、徐州境內大小作場,自然也就跟著接受“監督”,每年足額繳稅。

連帶著其他工商業者也開始老老實實繳稅,與此同時,針對商稅的新稅製出現。

這稅製源自鄱陽的一種改良稅製,具體執行方式相對慣例有所不同,由時任鄱陽內史的李笠創建。

經過多年完善,這種征收商稅的稅製,不僅在饒州成為定製,也隨著李笠在徐州寒山任職,在徐州生根。

因為饒州、徐州工商業極其繁榮,所以兩處官府征收的商稅極多,如今已成為朝廷主要的財源之一。

甚至已經超過建康。

朝廷開支甚多,輔政的湘東王為了開源、節流,已經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奈何僧多粥少,朝廷歲入和開支比起來,總是不夠。

那麼,既然饒州和徐州實行的稅製效果不錯,是否可以在彆的地方推行呢?

譬如在廣陵、南昌、尋陽、湓城、夏口、襄陽、江陵、巴陵、臨湘等商旅眾多的大城推行這種稅製。

然而,湘東王命人仔細研究這種稅製後,發現實行起來很難,因為這稅製的收稅方式決定了需要有一支廉潔、高效的稅吏隊伍。

這種隊伍,目前隻在饒州和徐州才有。

而且,實行新稅製的基礎之一,是對所有工商業者實行“無差彆征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對某些群體實行“退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