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眾怒難犯(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7669 字 3個月前

上午,建康,彭城公府,後庭,吳氏正和前來問安的大兒婦林氏交談,另一個兒婦黃姈也在座。

吳氏隨兒子李笠回京,自然就住在建康,正好長孫李昕一家也在建康,所以一家人又團聚了。

人年紀大了,就會愈發看重家人團圓,吳氏沒想到在家鄉之外,一大家人也能湊齊,心中高興。

聊著聊著,吳氏說起建康的風土人情,因為李笠專門安排侍女擔任“包打聽”,給吳氏講各地奇聞軼事來解悶,所以吳氏現在對建康頗有了解。

然後感慨起建康的糧價貴。

林氏回答:“都下戶數有二十五六萬,人多,本地糧食產量不夠,要靠外運,這糧價當然就貴了。”

“如今又是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哪怕是在鄱陽,糧價都比平日高,更何況建康。”

道理是這個道理,隻是影響不到李家。

吳氏的兒孫都做了官,俸祿是糧食,隻要不大手大腳揮霍,完全夠府裡的人(包括仆人)吃,不需要到市麵上買。

所以糧價高低,其實對李家影響不大。

再說了,鄱陽的莊園有許多地,秋天收獲的糧食存在庫房裡,隨時可以運到建康,根本就不用在外麵買。

但吳氏還是感慨連連:“糧價一直漲,尋常人家買糧,可就得多花許多錢,日子可不好過...”

“想當年,年景不好的時候,糧價飛漲,家裡都買不起太多糧食,二郎和三郎就拚命在湖裡打漁,我,還有你,就背著昕兒出去挖野菜...”

過慣了苦日子的吳氏,現在雖然錦衣玉食,還是無法忘記過去。

當年家裡兩對孤兒寡母守著幾畝魚塘過日子,印象實在是太深了。

林氏聽姑婆(婆婆)提起當年,也有些感慨,若不是小叔子出人頭地,李家現在,恐怕依舊是彭蠡湖畔小漁村裡的一戶尋常人家。

黃姈在一旁聽著,有些尷尬,默默聽著吳氏、林氏回憶當年。

黃家是鄱陽城裡的大戶,黃姈雖然自幼女扮男裝,是黃家的“庶子”,不受嫡母、嫡兄待見,但和娘也是衣食無憂,所以沒經曆過苦日子。

她嫁給李笠的時候,李家家境已經改善了許多,所以她和姑婆、嫂子並沒有共患難的經曆。

不過,這些年來黃姈“主內”,知道了許多事情,也知道民生疾苦。

所以明白如今建康城內糧價上漲,對於尋常百姓而言意味著什麼。

奸商們在哄抬糧價,從去年得知李笠要回建康“監稅”時就開始了,這些人持續、大量購入糧食,囤積起來,人為營造出缺糧的“事實”。

此舉導致建康居民開始搶購糧食,而這些奸商卻把更多運來建康的糧食買下、囤積起來,導致缺糧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不僅是建康的坐賈這麼做,各地糧商、行商也在囤積糧食,把本來應該運到建康的糧食來了個中途“截留”。

於是,在這些行商、坐賈的大規模囤積行為之下,建康糧價快速上漲,連帶著其他物價也跟著漲。

對於家境殷實的人家而言,這不算什麼,但對於手頭拮據的人家來說,物價飛快上漲可不是件好事。

建康城裡,窮人占大多數,一旦物價過高,許多人麵臨的不是吃不吃得飽的問題,而是全家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李笠在建康一直安排人手做“社會調查”,所以黃姈知道城內許多窮人每日的全家收入,也就三四十文。

除去開支,剩不下多少,若糧價大漲並引發其他物價上漲,窮人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如果是在鄉下,窮人賣不起糧食,還可以到野外挖野菜、捕魚,勉強支撐一下。

可建康城裡的窮人,甚至連挖野菜、捕魚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周邊的山川河澤都是有主的,幾乎沒地方去挖野菜、捕魚。

想到這裡,黃姈心中惱怒:你們這**商,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百姓死活,惡意哄抬糧價,通通都該殺!

氣歸氣,而且氣也沒用。

黃姈知道這些奸商哄抬物價,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針對即將在建康實行的新稅製(商稅)。

隻要要讓新稅製犯眾怒,於是,改革稅製一事就不了了之。

所以,本來平抑物價不歸李笠管,但李笠脫不了乾係。

李笠若真的在建康實行新稅製,意味著平日裡偷稅、漏水、逃稅乃至抗稅的人們利益受損。

這些人之中,有行商坐賈,有官員,有權貴,有士族高門,有宗室王侯以及皇親國戚。

無一例外,都從偷稅、漏水、逃稅中獲取大量利益,甚至以此為生財之道。

大量物資、商品在這些人的運作下,一文錢商稅都不用交,打著各種旗號,堂而皇之進出建康各關津,由此形成的“門路”,養活了不知多少蛀蟲。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李笠要向這些人收稅,就和這些人有了殺父之仇。

那麼,這些人各有默契的聯合起來,通過哄抬物價以激起民怨,迫使朝廷放棄改革稅製,讓李笠灰頭土臉,其實已經是很客氣的了。

然而糧價不能再這麼漲下去,否則會出大事。

唯一的辦法,就是建康官府開糧倉,以低價(相對而言)賣糧,緩和城內糧價上漲勢頭。

與此同時,朝廷得從外地調集大量糧食入建康,敞開了賣,以此平抑糧價。

即短時間內,向建康投入大量糧食,其數量遠超奸商手頭資金所能購買的數量,讓對方無法買入、囤積糧食。

然後因為糧食大量湧入,糧價自然就會回落到正常水平。

但是,此次發難的既有建康的坐賈,又有外地行商,朝廷急切之間,無法在外地購買大量糧食運往建康。

也不能輕易動用各地州郡的存糧,因為各地州郡也得靠庫存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