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關門放狗(續)(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622 字 3個月前

李笠反對“官駔儈”,是反對賦予駔儈“官商”身份來壟斷貿易渠道,不是反駔儈本身。

即便中間商吃差價很可惡,社會也離不開經紀、中間商、掮客,這個時代也不例外。

所以交易市場必然有駔儈,但必須“持證上崗”,接受監管。

駔儈們根據交易市場裡眾多的交易製度,體麵的為自己和東主獲取利潤。

幾個駔儈從前方經過,李笠看著對方的“寸頭”,忽然覺得有些羨慕:這種發型很清涼啊。

雖然已經入秋,但天氣依舊炎熱,這個時代沒空調、風扇,讓蓄發、紮發髻的李笠覺得頭悶得慌,卻不能剪發。

因為在古代,不算習俗的話,一般隻有兩種人會這樣:其一,受了髡刑的囚徒,其二,還俗的和尚。

那幾個留著“寸頭”的駔儈,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李笠看看四周,繼續前行。

對住稅的征收,如同再次在豪商身上割肉,對方不反抗是不可能的。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交易市場開業到現在,之所以看上去風平浪靜,原因之一,是李笠拉攏了一個群體。

使其成為新稅製的受益者,為新稅製保駕護航。

數十年來,由梁國皇帝親自帶動的崇佛浪潮,使得僅僅建康城內,就有大小寺廟數百座。

這些寺廟之中,聚集著大量僧尼,占據大量田地,卻不用繳納一文錢、一粒米,還時常接受信徒的捐贈。

財力雄厚的寺廟都會經營質庫(當鋪)、產業,並且放債。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建康城裡的這些寺廟,就是一個個當鋪、錢莊、金融公司。

家大業大的寺廟,必然和達官顯貴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兩者之間是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而不是主仆關係。

達官顯貴為寺廟提供“保護傘”,寺廟在給達官顯貴及其家眷提供“心理谘詢服務”的同時,也為其提供“金融服務”。

典型的“金融服務”,就是吸納資金,用於放債,由此獲利,給“客戶”分成。

亦或是從事抵押行業,由此牟利,回饋“客戶”。

所以,達官顯貴們有需求,需要通過“合作寺廟”,實現自己的資金“增值”,或者“代理放債”。

李笠覺得“多種經營”的寺廟應該取締,也不許寺廟有免稅特權,並且要限製僧尼數量。

奈何現實就是如此,他暫時改變不了,卻能加以利用:讓放債的寺廟,參與交易市場的運轉,名正言通過一係列製度(譬如擔任駔儈)撈錢。

這些寺廟從新製度上獲取了好處,等同於其背後的達官顯貴,也從新製度上獲取好處。

此舉等同於兩軍交戰之際,用利益引誘敵人的友軍,使其臨陣倒戈,對昔日盟友施展“背刺”。

這一招的效果不錯,那些放債的寺廟,手握巨額資金卻因為沒有掌握貿易渠道,無法安心從事大宗貨物貿易來獲取巨大利潤。

現在,交易市場的各種交易製度,實現了這些“金融勢力”的多年夙願。

新成立的“總稅司”,控製了建康的石頭津、方山津,以及各處籬門,等同於控製了進出建康的物流通道。

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交易市場製度,可以最大限度控製住建康城的貿易渠道。

被李笠拉進來、一起賺大錢的建康大寺廟“金融勢力”,就是李笠關門後放出來的狗之一,戰鬥力極強,敢撕咬任何反對者。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現在,誰敢斷新體製下既得利益者的財路,誰就要倒黴。

李笠經過一棟二層磚樓,二樓人聲鼎沸,不時有人聲嘶力竭喊著話。

“二百三十五貫第一次!”

“二百三十五貫第二次!”

“好,有買家舉牌了,二百四十貫第一次!”

“二百四十貫第二次!”

“還有沒有人舉牌?二百四十貫~~第三次~~”

“啪”的一聲響起,隨後聽得那人喊起來:“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