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局麵(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992 字 3個月前

上午,軍營校場裡,兵卒們進行日常訓練,場地邊上,李笠看著幾個兵擺弄一套裝置。

這套裝置,外表是個獨輪車,車上木箱裝著一大捆繩索,繩索上等距離做有標記,為測距繩。

整套裝置名叫繩尺,由尺體(繩索容納器)、車體和轉軸等三部分組成。

尺體為一個具有定位點與車架的木板構架,其定位點可插入丈量起點處的泥土中。

呈直角分布的兩部車架可以分彆固定兩部“車體”。

兩部“車體”上又分彆有一轉輪,轉輪上纏繞著標有許多標記的麻繩。

而兩支“轉軸”則用於丈量結束時的繩尺收回。

繩尺丈量工作時,一般由三人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尺體於起點處(可以是丈量段中間點),並負責記錄兩邊繩尺的讀數。

另兩人則一人一邊,反方向拉長繩尺到丈量段終點處,完成一次丈量。

三名兵卒在標定長度的空地上,完成了一次丈量,李笠用懷表記下時間。

隨後,另一套裝置上場。

此裝置也是裝在獨輪車上,但獨輪車隻是個單純的載具,一名兵卒從獨輪車上提起一物。

李笠定睛一看,卻是個裝在十字形架子上的木匣,內裡卷著一卷竹篾。

容納木匣的十字架為木製,尺體為竹篾,即蔑尺。

其轉心、鑽腳為鐵製,側麵又有可折疊的搖柄。

整套裝置名為“丈量步尺”。

使用起來,隻需兩個人:一個人將這大卷尺的鑽腳定在丈量起點,另一個人拉著蔑尺前端向前走,抵達丈量終點。

兩人一起將蔑尺繃緊,位於起點的人,記下蔑尺上的長度標記。

隨後,終點的人放開蔑尺,位於起點的人轉動搖柄,將蔑尺收回。

李笠同樣對蔑尺的丈量過程計時。

隨後,第三套裝置上場。

這裝置看上去像是個帶輪推杆,為長杆加一個輪子,名為測距輪,輪軸側麵有機械計數器。

計數器有兩個計數功能,一是計圈數,二是計單圈轉動長度(不滿一圈時)。

按下計數器的按鈕,計數器清零。

人握著長杆的握把,將輪子放在丈量起點,然後推著輪子向前走。

輪子轉起來,其輪軸側麵的機械計數器就會開始計數。

當輪子抵達終點時,抬起輪子,記下圈數,乘以輪子的周長,再加上單圈轉動長度,便可獲得丈量距離。

測距輪的測距速度很快,在三套裝置之中,對同樣長度的測距(丈量),耗時最短。

且重量輕,一人便可攜帶、操作。

毫無疑問,僅就紙麵參數而言,測距輪是各地官府對土地進行丈量時的最佳工具。

真是這樣麼?

不是。

測距車的結構簡單,但機械式樣計數器的機構不簡單(相對而言),即便裝著鐵外殼,也容易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撞擊而出現故障。

機械計數器的部件多為鐵製,在實際使用中,很容易生鏽,所以需要經常拆卸、保養,基層吏員不具備這種能力。

使用過程中,還會有一個問題:推著測距輪走,未必能走直線,那就得拉起長繩,或者在地上畫直線,以便測距輪跟著走直線。

這會增加工作量,而且既然都已經拉繩了,何不直接用繩尺測量?

若不拉直繩、畫直線,就這麼丈量土地,用結構更簡單的“步規”,更加方便、簡單。

步規,就是類似圓規的“人”字形工具,其兩腳間距離是固定的(譬如五尺),簡單實用。

所以,根據徐州各地的使用心得,綜合考慮下來,還是“丈量步尺”(大卷尺)好用。

因為長度超過一定數值後,繩索要比同等長度的竹篾所製蔑尺重很多,所以收放以及攜帶時十分費力。

且繩子的鬆弛程度,也會影響丈量的準確度,而竹篾不存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