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變通(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4994 字 3個月前

這就是亳州府兵的變通選擇——“升級”為騎馬步兵。

騎馬步兵對坐騎的要求不高,所以,亳州府兵初步實現“騾馬化”,即行軍時,輜重車是騾馬來拉,人騎騾馬代步。

所以,作戰時移動速度比尋常步兵快,每日的作戰距離也長很多。

臨戰,騎馬“機動”,尋找敵軍的破綻,短時間內將大量步兵“投放”到目標附近,步兵下馬後,以步兵突擊戰術發動進攻。

因為步兵們全都身著重甲,能不避箭矢衝到敵陣前。

重箭近射射倒一撥敵人後,拔刀突入敵陣,發動白刃戰,極大概率能瞬間擊潰一般狀態的軍隊。

李笠問:“亳州民間,許多人養騾馬?”

王琳回答:“原本就有,加上近幾年,賽馬的開展和廣受歡迎,促使許多百姓養馬,土地耕作時,利用輪作間隙種植牧草,所以飼料來源增多,養騾馬愈發方便。”

“許多府兵,自己家裡就養有騾馬,參戰時,就能自帶坐騎。”

“他們或許無法成為精銳騎兵,但是,一般的騎馬偵查、交戰,或者騎馬追殺潰兵是沒問題的。”

王琳說著說著,頗為期待:“將來,官軍攻入河北,不缺坐騎的亳州府兵們,一樣可以和地方豪強馬隊交戰,不怕他們四處流竄。”

這說法,李笠認同,並有所觸動。

確實,淮北、河南地區,因為是大平原,自古民間就有養馬的習慣,當然,這得是富農以上家庭才有餘力養騾馬。

若民間養馬量足夠大,必要時,朝廷就可以征發大量馬匹用於軍事行動。

或者,朝廷用府兵製,把小地主、富農、自耕農編為府兵,作戰時,這些府兵自己就能帶騾馬從軍,解決不少問題。

但是,戰爭必然出現傷亡,這些自帶馬匹、乾糧隨軍作戰的小地主、富農、自耕農們,會在一次次戰爭中被不斷消耗,數量大幅減少。

在戰爭中陣亡的兵卒,都是壯勞動力,甚至是家裡的頂梁柱,人沒了,家裡的老弱婦孺,很難守住田地。

於是田地被兼並,府兵兵源枯萎,府兵製漸漸崩壞。

所以,用府兵來打仗,一開始確實省錢,戰鬥力也有保障,但實際上是用國家的“優質稅基”作為兵員打仗。

傷亡越多,國家的稅基流失得越多。

若隻是保家衛國,戰爭頻率不大,這樣的傷亡還能承受。

但若是開疆拓土,常年、高頻率的邊境戰爭,必然導致府兵製維持不下去,終究要回到募兵製上來。

“府兵將士們,期望打仗麼?譬如北伐?”李笠問,王琳遲疑了一會,回答:“其實,許多人自己也不知道。”

“他們有田地,所以留戀小家,但是也想立軍功,晉升,入仕,封爵,所以也想打仗。”

“打仗,難免出現傷亡,所以,又有些擔心。”

“當然,,也有人鬥誌昂揚,畢竟自家兄弟多,若官軍北伐成功,或許就要在河北分田地,屆時,自己到河北去,家鄉的土地,就留給家人。”

此乃人之常情,李笠沒有多問。

看著眼前那些正在射箭的府兵,他琢磨起來。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所以,楚國的中軍,還是得以募兵為主,作為野戰主力,日常的操練按高要求。

戰馬的數量問題,還是得靠國家馬政來解決,想要靠民間養馬來減輕負擔,隻能是越想省錢,越省不了錢。

如此變通,可不行。

“民間養馬的水準,如何?”李笠問,王琳有些尷尬的笑起來:“湊合,反正是四條腿,能騎,能跑。”

“但想要繁殖、養育好馬、戰馬,光靠小家小戶,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