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典型的合成營作戰單元,是一個什的步兵,加一輛雙馬拖曳的“大篷車”,外帶車夫及其助手。
這個作戰單元,所有人的行李、乾糧、武器裝備都由馬車裝載,與此同時,馬車還搭載草料,以及裝著飲用水的水桶。
行軍時,車夫及其助手坐在車上,其他步兵無負擔的空手跟著馬車步行前進,輪流上車休息。
馬車和拉車的馬,步兵們不用管,由車夫和助手負責。
每到一處宿營地,步兵們負責打水,割草,確保接下來的旅程途中,馬匹有吃有喝。
每十輛車為一個小隊,各自保持行軍隊形,無論是宿營還是遇敵,這個小隊的十輛車就自己結成最小規模的車陣。
車廂兩側額外掛著木板,圍成車陣時,對外一側,升起木板,就是相對堅固的盾牌,既能防箭矢,也能防止敵人直接破開車篷衝進來。
車陣戰術,自古有之,而楚軍的“合成營”,因為用的是載重能力更強的四輪馬車,所以在攜帶輜重的情況下,行軍速度也很可觀。
此次出征,以月計的長途行軍,平均行軍速度是日行五十裡左右,雖然比不上騎兵,但比攜帶輜重行軍的普通軍隊要快一些。
而且這樣的行軍速度下,將士們的負擔很輕,所以即便經過長途跋涉,也有充足的體力投入作戰。
因為四輪馬車的車架為鐵製,很牢固,雖然不像木製車架那樣方便修補,但“平均無故障時間”很長,能夠確保在一次高強度的長途作戰不拖後腿。
張麗華聽李笠說了這麼多,總算是明白自己坐了許久的四輪馬車,精妙在哪裡。
李笠說了一通,向營地深處走去,張麗華緊緊跟著。
“這麼多年來,開發、改進、完善四輪馬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所以為了回本,當然要在各大都會推廣四輪馬車。”
李笠一邊說,一邊指著兩邊停著的大量馬車:
“這大篷車好不好用?好用,就是貴,為了分攤成本,同樣需要在民間推廣。”
“你剛才也說了,這車走起來穩,和牛車一樣,但比牛車快多了,所以,富貴人家要講排場,牛車已經不夠看了,得上新式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車廂更寬,裡麵能擺下更多陳設,乘坐起來更加舒適,雖然很貴,但為了排場,為了人前風光,咬咬牙,也就買了。”
這話有道理,張麗華真的體會到新式四輪馬車的優點,但不清楚這種馬車能貴到何種地步。
此次官軍出征,動用的四輪馬車以千計,移動起來時隊伍浩浩蕩蕩,確實很壯觀。
至於朝廷花了多少錢,湊出如此規模的“車營”,她就不知道了,也不需要知道。
一行人來到一處營柵前,營門緊閉,有兵卒把守,李笠吩咐張麗華和侍衛們在一旁涼棚候著,因為營柵內的區域,“閒人免進”。
張麗華知道輕重,沒有多說,老老實實到涼棚下坐著。
營門打開,李笠和幾個侍衛入內,營門隨後關閉。
在營門關閉前,張麗華瞥見裡麵也停著不少四輪車,但樣式有些怪,車廂很小。
看上去,每輛四輪車仿佛是兩輛雙輪車連在一起構成的。
這是什麼車呢?
張麗華當然不知道,但李笠知道。
自古以來就有車陣、車營,但是,他的“合成營”不同,是熱兵器軍隊。
熱兵器軍隊,對彈藥的依賴很大,所以,這才是他要大力發展車營的原因。
但是,隨著楚軍不再缺馬,李笠更願意用騎兵,看中的就是騎兵的特點:快,來去自如。
有句話說得好: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