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困境(續)(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658 字 4個月前

所以,經過千年的發展,銅鏡用料確定為銅和錫,錫的比例,就穩定在二成到三成之間,沒有人可以創新。

“錫很貴,比銅貴,我也試過改用其他物料取代錫,譬如用鉛,可是做出來的銅鏡雖然不容易摔壞,但鏡麵光亮保持不久,需要經常擦拭,且很麻煩。”

“是麼?”李笠拿起一枚銅鏡,仔細端詳著,“那,杜東主可知道,這是為何?”

杜氏搖搖頭:“不知,誰都不知道。”

李笠聞言把手一鬆,手中銅鏡跌落地麵,‘啪’的一聲,裂成兩半,化為破鏡。

那年,隋軍渡江,攻入陳國國都建康,持續了數百年的南北朝結束,天下,終於統一了。

那天,陳國駙馬徐德言砸破一枚銅鏡,自己拿一半,嬌妻樂昌公主陳氏拿一半,夫婦倆含淚約定,將來如果有緣,便要以破鏡為相認的信物。

陳國君臣及宗室、公主們,被隋軍帶往長安接受處置,按照慣例,亡國公主們是最優質的戰利品,分發給功臣。

於是,漂亮的樂昌公主陳氏,成了隋國重臣楊素的寵妾。

雖得新主百般寵愛,但陳氏忘不了徐德言,將那一半殘鏡交給仆人,讓仆人到長安市集售賣。

潦倒的徐德言也在長安,看到了那枚殘鏡,掏出自己手中另一半殘鏡,合二為一。

楊素得知此事,便成全了這對苦命的夫婦,讓陳氏回到徐德言身邊,並贈送錢財,小兩口隨後返回煙雨江南。

此即為“破鏡重圓”的故事。

千年後,有學者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於是拿來自己收藏的古鏡,往地上一砸,卻砸不爛。

所以,“破鏡重圓”故事果然是假的麼?

並不是,因為這個學者用來試驗的銅鏡,為唐以後的銅鏡,徐德言夫婦用的銅鏡,是唐以前的銅鏡。

銅鏡有上千年曆史,卻以唐中晚期為界,有著不同的材質:漢唐銅鏡,材質為銅錫合金,唐之後的銅鏡,材質為銅鉛合金。

銅錫合金所作銅鏡,質地堅硬,鏡麵光亮度可以長期保持,卻很脆,容易摔碎,價格貴。

銅鉛合金所作銅鏡,質地較軟,鏡麵光亮度較難長期保持,卻很韌,不容易摔碎,價格相對便宜。

於是,唐中晚期之後,一個廣泛存在於各地的職業誕生了:磨鏡人。

漢唐銅鏡,製作完成後研磨、開光,鏡麵光亮,可以用很久,當鏡麵開始變模糊時,隻需要拿一個皮子,沾上些許鏡藥,把鏡麵輕輕擦拭,就會光亮如新。

這種活做起來很簡單,自己就能動手,不需要請人來做,當然,也有部分手藝人走街串戶,為人磨鏡。

因為日常使用中的各種意外,會讓鏡麵受到物理損傷,譬如出現劃痕,就需要用工具磨平鏡麵,所以這個時代也有磨鏡人,卻不是普遍存在的職業。

唐之後的銅鏡,製作完成後研磨、開光,鏡麵光亮相對漢唐銅鏡無法持久,很容易變模糊,但處理起來很麻煩。

需要專用工具,譬如極其平整的另一個平麵來“磨”,小心、仔細地把鏡麵磨平,然後才能上鏡藥擦拭,讓光亮重回。

這種活需要專業人士來做,所以,才廣泛出現了“磨鏡人”這個職業。

以唐中晚期為界限,銅鏡的狀態出現了變化,原因在於鏡料材質變化,在於銅錫合金與銅鉛合金的不同特性,以及價格。

銅錫所製銅鏡貴,銅鉛所製銅鏡相對便宜,所以自北宋時起,銅鏡的普及率增加,磨鏡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催生了磨鏡這個行業。

李笠不是什麼製鏡專家,這些知識,是後世他聽一個收藏古鏡的收藏家談起的,所以記在心中。

但他無法向杜氏講解,畢竟“破鏡重圓”的典故是發生在數十年後,當然,前提是那時還有隋國和陳國。

杜氏看著李笠就這麼摔壞一枚銅鏡,不吭聲,想聽聽李笠接下來要說什麼。

李笠看著這枚破鏡,對杜氏說:“鏡料及工藝千年不變,業內所有人根本就無法突破技術瓶頸,相互間的競爭,不過是困境中的苦苦掙紮罷了。”

杜氏聞言覺得可笑,她覺得李笠一個門外漢,怎麼就大言不慚的嘲笑起製鏡這門手藝來。

她問:“既如此,你說怎辦?”

“好辦,過幾日,杜東主的店就能有新品上市了。”李笠胸有成竹的說,“我這幾個月沒白過,已經製作了許多銅鏡,好與不好,銷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