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珠慈之念(2 / 2)

------------------------------------------

下雪化真相

周慈走到薑皇後身前。

薑皇後看到他時,升起獲救的狂喜。

可當她看到周慈摔了藥箱,便感覺到不好了。

薑皇後撐身往後退,質問道:“周慈,你跟這個賤奴是一夥的?”

周慈在後宮多年,早看穿了薑皇後忍耐賢惠的偽善麵孔。

就是這個女人,叫唐遙雪在後宮生存艱難,也是這個女人策劃了唐遙雪的死亡。

天璽帝查出真相,為了平衡而按下不表。

有資格在墓碑上刻上“未亡人”的人選擇了忍耐,可是周慈做不到。

周慈在薑氏倒台之後,就開始對薑皇後用藥了。

他原以為,隻有他,今日竟遇到了同仇敵愾之人。

周慈看向薑皇後,這個人不再華貴,形容邋遢,可這種淺薄的報應不足以讓生者解恨,更不能告慰亡靈。

周慈說:“薑皇後,你知道為何我們都恨你嗎?”

薑皇後靠到牆角:“本宮自問與你們無怨無仇,你們肯定是找錯人了。”

周慈與英珠對視一眼。

英珠來得早,已然陷入冰冷的恨意中,他冷笑道:“你自己做了多少好事,你自己心理清楚。若你對人寬容,廣結善緣,也不至於薑氏一倒台便門庭冷落。大家都在盼著你死,你沒察覺麼?”

薑皇後受不了這些低賤之人用這種態度與她說話,她恨恨道:“本宮乃大靖皇後!本宮做什麼都是對的,本宮對你們有所指責,便是指點你們,你們竟然敢有微辭!”

“就是你現在這副嘴臉。”英珠取出一把小刀,對著薑皇後的臉,“讓大家覺得惡心。憑什麼我們用命來服侍主子,主子就可以隨意踐踏我們的尊嚴和生命,就憑你姓薑嗎?”

薑皇後眼睜睜看那小刀離自己的臉隻有寸許,她怕得兩眼發直。

在利刃麵前,權勢、身份都如此的不堪一擊,此時傲漫救不了她,倒台的薑氏也求不了她,她猛地想到什麼,大聲喊:“本宮有錢!坤寧宮的暗格裡都是黃金珠寶,還有存在外麵錢樁的錢!這些錢夠你們活百年千年,本宮都給你們!”

英珠狂放地笑起來,他與周慈對視一眼,看到彼此眼裡一致的冷漠,會心一笑。

英珠道:“很多錢嗎?”

薑皇後看到了希望,熱切地說:“本宮宮裡頭有現銀二十萬兩,加上銀票一共有一百萬兩。薑氏的私庫我也知道在哪裡,你們放了我,我就告訴你們。”

周慈聽到這個數字也笑了:“真好啊,我們殿下正缺錢呢。”

薑皇後猛地一怔:“你們殿下?你們說的是誰?”

英珠忍不住得意地笑道:“我們都是忠於皇貴妃的人,你說我們殿下是誰?”

“燕熙!”薑皇後大怒道,“那個賤種!他怎麼配拿本宮的錢!”

賤種!

周慈和英珠都受不了這個把唐遙雪母子都罵進去的詞。

他們都往前衝了一步,英珠離得近,小刀手起刀落,在薑皇後臉上劃出一道長痕。

鮮血淋漓。

薑皇後先是一愣,她根本曾想過竟然有人敢對大靖皇後下手,她拿手一摸,滿手都是血,驚怖地大叫起來:“血!你們竟然敢對皇後不敬!”

英珠譏笑道:“醒醒吧,你這個皇後早就名不副實了。你現在連皇子都沒有了,你還做什麼皇後、太後的千秋大夢?”

薑皇後:“隻要不是燕熙那個賤……上位,誰的孩子本宮都可以收歸己用。”

英珠陰冷地笑道:“不敢罵了是不是?你要再敢說我們殿下一句不是,你這張臉,乃至全身,都會是刀口。”

“你瘋了。”薑皇後恐懼到發抖,“你若還想要錢,就不能那樣對本宮。”

英珠像是才反應過來,放輕了聲音道:“銀票在哪裡?薑氏的私庫在哪裡?”

薑皇後臉上淌著血,疼痛、毀容的痛苦以及恐懼叫她無法集中注意力,她眼珠子亂轉,竟是不知從何說起。

周慈了然。

他從藥箱裡取出銀針,對著幾個要穴紮下去,薑皇後終於平靜下來。

周慈又取出一枚藥,薑皇後愣愣地看著,被周慈捏著下巴喂了進去。

藥效起的很快,薑皇後變得格外地好說話。

周慈問她:“銀票在哪裡?”

薑皇後道:“埋在興聖宮的槐樹下。”

周慈又問:“薑氏私庫呢?”

這大概是極其重要的內容,薑皇後猶豫了。

周慈露出了一貫的和煦笑容說:“皇後娘娘,你告訴微臣,微臣會讓你沒有痛苦。”

薑皇後怔怔看著周慈,終於瞧到些熟悉的恭順,她這才覺得安全,慢慢地說:“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埋在薑王府的湖底,另一部分埋在西境的軍需庫下。”

周慈轉向英珠。英珠對他點頭。

周慈又對薑皇後笑:“皇後娘娘有騙微臣麼?”

薑皇後目光發直地說:“沒有了。”

周慈和英珠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地笑起來。

周慈又問:“薑氏私庫有多少銀子。”

薑皇後道:“一千萬兩!至少有一千萬兩!”

英珠冷嘲道:“陛下的私庫也就三百萬兩,你們薑氏的私庫竟有一千萬兩,國之巨蠹,天理難容。”

薑皇後發覺到了危險,求助地望向周慈。

周慈還有問題:“當年,皇貴妃遇刺,謀劃的人除了你,還有誰?”

薑皇後聽此,愣了許久,委屈地說:“我知道很多人都以為隻是我一個人殺的她。可是,憑我一個人的勢力根本殺不了她。”

周慈和英珠沉默地聽著,等著薑皇後說出背後的關鍵。

“我承認,我早就想殺她。”薑皇後在藥物的作用下一板一眼地道,“我求娘家動手,可娘家說殺了她還會有新的寵妃上位,不如留著。我姓薑又如何,娘家人隻把我當棋子,隻要我活著就行,根本不管我日子過得好不好。我是皇後又如何,我的夫君隻碰過我一次!有她在,我在後宮天天都是恥辱,我恨她有錯嗎!”

周慈陰鬱地道:“這並非你害人的理由。”

薑皇後道:“你們以為單憑我能殺得了她?他天天隨侍陛下左右,陛下周圍有多少侍衛和暗衛?如果沒有陛下的默許,誰有本事近身行刺?”

周慈和英珠皆是倏地僵住了,他們臉色慘白地對視一眼。

周慈想起燕熙在五年前就多次問過反問過:“我母妃隨侍父皇,護衛安保皆是最嚴密的,為何會遭突襲?為何偏偏旁人無事,隻有我母妃受傷?

大家都理所當然地往外人的方麵去想,都在勸燕熙。

此時看來,竟是隻有當時年紀尚小的殿下想明白了。

英珠的身體肉眼可見地發起抖來,憤怒、恥辱和駭然把他的理智瞬間湮滅了,他抓起小刀,往薑皇後臉上又劃下一道,尖利地質問:“你什麼意思?說清楚!”

薑皇後在藥物作用下不能感受到疼痛,她被這突然的傷害弄的更懵了,愣愣地說:“去母留子,陛下在打定主意要立燕熙為太子起,就決定放棄所有人了,包括所有皇子和後妃。”

英珠臉色白得嚇人:“可是不對,皇貴妃娘娘活著,並不會對殿下有什麼威脅,陛下為何要殺娘娘?”

“果然隻有我懂燕郎,世上隻有帝後才能彼此理解製衡之術。”薑皇後懵懂地笑了笑道,“第一,隻要有母家,就有可能外戚乾政,大靖二百多年,薑氏屹立不倒,就是因為一直有薑氏的後妃和皇子。第二,唐遙雪的出生不乾淨,就算陛下替她改了出身又如何,她是歌姬的出身照樣滿朝皆知,皇太子怎麼能有這樣的母親呢?第三,陛下似乎還有隱衷,我總覺得他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瞞著整個大靖,或許唐遙雪知道了什麼要命之事呢?”

什麼要命之事?周慈和英珠耐心地等待薑皇後的話。

薑皇後又露出嫉妒的神情:“隻是我萬萬沒想到,陛下竟然會在殺她這件事情下猶豫許久。我苦等陛下不動手,就隻能試探動手了。陛下到底對她格外不一樣,不忍心自己殺,我身為皇後,自然要為陛下分憂。”

周慈發覺有不對之處,追問:“可是你這樣卻幫七皇子登上太子之位,你自己有皇子,這不像你會做的事。”

薑皇後意味深長地笑起來:“以當時的情形,你們以為燕熙就算當了太子,能活幾天?你們以為陛下為何要容我?還不是全看在薑氏的麵子。若是燕熙有母親在,他的太子當不了幾天;隻有他的母親沒了,薑氏才會勉強容燕熙在東宮的位置上苟活幾年。陛下比你們都想得明白!用一個唐遙雪,換幾年太子來籌劃他自己的大業!陛下是中興之帝,是要成就大靖霸業的千古大帝,除了本宮,誰又懂他!”

英珠搖頭,他陷入某種偏.執的境地道:“可是陛下分明那般寵愛皇貴妃。”

薑皇後卻吃吃笑起來:“英珠,你日日侍奉陛下,還不知道陛下所謂的寵愛是什麼麼?你跟了陛下五年,生不如死,對不對?”

英珠的臉色肉眼可見地轉向死白,他想到了柔弱又善良的唐遙雪竟然承受了這麼多年的折磨,他的臉色變得比死了還難看:“陛下,對皇貴妃娘娘也是那般?”

薑皇後冷笑道:“不然呢?不然憑何獨寵唐遙雪十五年,又為何唐遙雪夜夜侍寢卻隻生了兩個孩子?”

英珠臉上呈現出死寂的痛苦。

周慈也猛地往後一退,攤坐在了地上:“我替她看了十幾年的病,她每次隻露個手臂給我看,我單以為……單以為隻是陛下手重了些……娘娘她……嗚嗚嗚。”

周慈泣不成聲。

英珠僵木地站了良久,他猙獰地笑起來:“原來,仇人天天就在我枕邊啊。”

周慈忽的一怔,聽出這句話的可怕的意味來,他臉上的淚都來不及抹,衝過去,抓住了英珠的手道:“英珠!你不要輕舉妄動!”

英珠聽明白了。

他怔忡地瞧著周慈,他眼裡的恨意在被理智勸退,冰涼地道:“我知道的。我要等殿下大業得成時才能動手。現在殺了那個人,豈不是讓彆人痛快了?”

周慈用力地握住英珠道:“我們必須等。”

英珠想到什麼柔軟的回憶,他的淚終於滑下來:“周大夫,托您請殿下加快些,我快要忍不住了。”

周慈安撫他道:“殿下很快的。再等等。”

英珠茫然地望著窗紙上的天光道:“我快要瘋了,我現在能先殺了她嗎?”

周慈看向已經麻木地流了滿臉血的薑皇後,他用力地閉了閉眼道:“隨你罷。”

英珠緩慢地收回視線,看向周慈歎息道:“周大夫,我一直都知道你對娘娘的心意。你看娘娘的神情和我一樣。我也知道你很想手刃仇人,這次對不住了,這個賤人先交給我。”

周慈沉默點頭。

他走回了薑皇後麵前,收起了蠱惑的溫和笑容,另取出一顆藥,給薑皇後喂下去。

薑皇後緩慢地從那種無知無覺中清醒過來,她開始感受到疼。

周慈身為醫者,做了他行醫以來最殘忍的事,他冷靜地收拾了藥箱,對英珠說:“交給你了。”

周慈原地站了站,壓下了各種情緒,最後對英珠說:“娘娘寬厚,不願見我們沉浸痛苦。英珠,你是好兒郎,不要逼自己太甚。人生苦痛多,亦有清歡處,殿下會替你做主的。”

英珠點頭,眼中恢複了些溫度。

他說:“我等著殿下入主的那一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