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二小姐的出品必屬精品,集體婚禮雖然是臨時起意,給大夥籌備的時間也很短,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整個過程讓白鷺洲的居民們大開眼界。
謝將軍以及夫人是主婚人的不二人選,當預先挑選好的時辰到來的時候,他們夫妻倆人被熱熱鬨鬨地擁上了高台,他們的出現把現場的氣氛推上了高啊潮。
大家的心裡麵都明白,假若沒有謝將軍,沒有謝大公子,就不可能有今日的白鷺洲,他們也不可能在這個安逸的地方定居了。所以雖然二小姐致力地打破階級的局限,但是謝
將軍在大家的心目中,尊崇的地位始終都是不可動搖的。
101對新人在高台下麵,按照男女分列成數排。
他們各自麵對著的,就是自己未來的伴侶,觸手可及,不到一臂長的距離。
新娘子的頭上梳著發髻,臉上也塗抹了喜慶的胭脂。
不習慣這樣被周圍的人注視,她們大多都羞澀地低下了頭。
偶爾她們會抬起眼,飛快地瞥看一下自己的新郎,然後又快速地收回了目光。
相對於新娘子們的羞澀,新郎們則是落落大方得多。
他們同樣也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個個都是笑容滿臉。
這些笑成了菊啊花臉的新郎們,差不多全部都是謝將軍曾經的部下,能夠讓位高權重、深受大家愛戴的將軍大人為他們主婚,他們的心情是非常的激動。
因為新郎、新娘子的家人,幾乎都不在白鷺洲裡麵。
所以這場集體婚禮的儀式裡麵,沒有慣例的三拜九叩,隻有謝將軍在高台上麵宣讀誓詞,以及新婚夫婦互贈戒指。
白鷺洲之上並不欠缺礦藏,二小姐讓人開采了礦石,鑄造了101對婚戒。
每對婚戒上麵,都有新人的名字。
當謝將軍鏘鏘有力地頌讀完誓詞,新郎新娘們各自交換了手中的戒指。
這一刻的氣氛莊嚴肅穆,沒有人覺得現場的禮節兒戲。在場的數千人屏閉著呼吸,兩眼一瞬不瞬地,見證了他們的婚姻成立。
從此以後,這個男人/女人將會,成為她/他終身的伴侶。
她/他要像是對待家人般對待他/她,與他/她分享所有,同甘共苦。
不少人的眼中都濕潤了起來,這場婚禮沒有喧鬨的喜樂,甚至連親人也出席不全,但是卻是讓101對新人互相許下了鄭重的誓言。
在集體婚禮的儀式過後,觀禮的人員便紛紛地入席。
婦人們把菜肴捧上了桌子,高台上麵的表演,也隨即開始了。
二小姐是有心找人表演歌舞的,但是這裡的民風畢竟還是不夠開放,並沒有姑娘或者是婦人願意上台表演。她到最後隻能夠是找了一夥大老爺們,在台上表演拳腳功夫,雖然沒有歌舞升平的熱鬨,但是也贏得了台下陣陣的掌聲。
白鷺洲的學校早已經是辦了起來,由謝家四房的幺子謝東晏管理。
二小姐花費了不少的功夫,組織了學校裡麵的孩子,教會了他們合唱歌曲。
當個頭差不多的孩子們,站在高台之上,搖頭晃腦地唱著新穎的曲詞,台下的吃瓜群眾們給予了最最最熱烈的掌聲。
孩子的爹娘們在台下目定口呆,如此可愛的,是他們的孩子?
戲子什麼的是要被人看不起的,但是這些孩子在台上並不是唱戲啊。
他們口中所唱的曲詞,全部都是熱鬨喜慶的。
這些孩子個個都像是觀音大士座下的金童玉女一般,因此大家也認定了他們是代替上神來送贈祝福的,反應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並沒有人對他們上台表演有異議,孩子的爹娘們也漸漸地放下心來。
在上台表演的孩子當中,有楊盼兒五歲的弟弟楊東升。
他們姐弟抵步了白鷺洲之後,楊東升便被送到了學校裡麵去讀書,對此楊盼兒是十分的感激。
弟弟從出生後就一直跟隨著她逃亡,她抽空的時候,總要教他讀書和識字。
但是他們姐弟的生活奔波不定,她能夠教的真的是十分有限。
她跟謝東晏是見過麵的,這個男子有秀才的功名,而且是憑借著自己的真才實學考上的。相比那些迂腐的大儒,他既年輕又腦子靈活,再加上二小姐製定的要求,所以他的課堂氛圍十分輕鬆,寓教於樂。
孩子們跟隨著他讀書很開心,同時也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
楊盼兒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也會上台表演,她起先是怕他的身份會被人發現,但是他被她抱離京城的時候,不過還是個嬰兒,所以這樣的顧慮很快便打消了。
台上的楊東升綻開了笑臉,就像是溫暖的小太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