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穿越後,為始皇陛下搞基建》全本免費閱讀
三川郡,澠池縣。
曾見證秦趙‘澠池之會’的此地,是秦自函穀關東出後的必經之地。
東南通吳越的濱海道、東方通齊魯(山東)半島的東方道、東北通遼東的東北道,也皆彙於從澠池縣穿過的通鹹陽的馳道主乾道。
一朝機遇際會,澠池縣已與許多馳道途經的郡縣一樣,乘此東風而起。
縣中極貧困的黔首家戶,在一輪又一輪的征召役夫中,基本實現脫貧致富。
更兼馳道暢通以來,澠池縣行旅如織,總體日子更是蒸蒸日上。
可縣中也有距離馳道相對較偏遠的村落。
有那郎君戰死又無後的寡婦,最終選擇應召,前往百越應役並定居。
自願具名登記應役後,時隔一月多,終於到了朝廷定下的出行之日。
許多村人送行到村口。
“如今縣中黔首的日子眼見好過起來,農時耕種幾十畝地,種上仙麥、仙豆、仙秫,今年還有新種仙玉米,糊口無憂。
閒時若勤快膽大,擔一筐自家地裡種出的菜蔬,到馳道邊去市易,也能換得金布糧貨,貼補家資。”
“何必往那萬裡之遙的百越去呢?唉!”
一時村人唏噓不舍。
婦人強壯能乾,到哪兒都能維生。
村人不擔心她活不下去,隻是感慨。
事實上,送行的村人們大概也知曉原因。
婦人的郎君在七八年前戰死沙場,一個遺腹子又在將滿一歲時病逝,婦人已經無牽無掛,此處更已是傷心之地……
“難得這次允許強健婦人應召,我為何不去?此去應役,發得一筆大財,若有相中的役夫,結為夫妻,定居百越,也算是成家立業了。”
婦人雖有離彆的惆悵,卻也堅定向往,“若沒有看得上眼的,我立個女戶,像以往一樣耕種過活,不也自由自在?”
總比留在此處,觸景生情,一輩子不得笑顏要好。
“唉。”
送彆的村人們又怎麼不明白,“此生恐再無相見之日,唯願你此去一生順遂。”
“也祝願你們此後健康富足。”
婦人告彆村人鄰裡,包袱一挎,離家出發。
上了馳道,沿著闊直馳道前行,往廬江郡去
集合。
途中遇見兩個同縣的役夫,他們共同借了一輛驛站的牛車趕路,婦人也出資一份,得以同乘。
因為此次無論男女,都將在應役結束後定居百越,來日說不得就是鄰居。
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彼此間便格外熱絡些。
一路行來,沿途風景新鮮,春風肆意拂麵而過。
初次領略到了天高地遠的暢快。
南郡,安陸縣。
一家長子,正告彆父母和兩個弟弟。
“……我此去長沙郡集合,之後應當是隨仙使的隊伍前往南越之地,無須擔憂。”跟隨仙使前往,有何不放心的?
“來日水陸道路通暢了,我一定順江河北上歸家,回來看望你們!”
這來日,或許是三五年,也或許是一二十年後了。
或者山高路遠,他這一輩子沒能力回家看望,要到他的子孫後輩才能歸鄉探望。
但總算是有個念想在。
“如今高產優良的仙稻種著,南郡便是不能似南地一年種兩季,可在繳納稅賦後也能飽腹度日。還有仙豆、仙麥、仙秫等高產良種,種在山地旱地。”
“何況,家中又換了據說更加高產的仙玉米,種下去都出苗發芽了,隻等豐收。又不是活不下去,何必去那深山老林的南越呢……”
家中阿母抹著眼淚,不舍地念叨著。
長子一時沉默,家中阿父麵對骨肉分離到底是更加理性。
“有仙使在,便是那深山老林,也能成沃野千裡!你隻管去,在南越落地生根,發芽分枝,也繁衍一個家族!”
家中確實能飽腹度日,但也僅止於此了。
以大秦律令,等小兒子們長大,長子來日必要分出去另立門戶,那時想要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可就不容易了。
眼下有此良機,前往南越應役,掙得錢財,再娶一個能乾的役婦,便是定居當地,也算達成一生目標了。
普通黔首的一生,其實平凡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