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就要疊字,就要夾子!#(1 / 2)

《自爆穿越後,為始皇陛下搞基建》全本免費閱讀

太陽偏西的日跌時分。

航遠侯燕的西域之行見聞分享,大體告一段落後,呂娥姁也說起棉毛紡織工坊的發展過程,以及收購羊毛時,配合西北與東北邊境重鎮與北邊諸夷的交鋒。

“……臣雖非邊境重鎮的商貿大臣,不主與北邊諸夷的互市關稅諸事,然棉毛製品既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日常難免也有所了解。”

呂娥姁說起大秦製衡北邊長城之外的諸夷方略時,眼中有鋒銳雄心,可窺其勃勃壯誌。

呂娥姁眼底略有嘲意,然更多是愉悅。

“諸夷各部首領及貴族們,如今皆愛大秦瓷器,以追購新款瓷器為榮,可彰顯其尊貴。如今互市的最新一輪潮流,便是大秦官窯新推出的白瓷。”

周邈心道,上層貴族為彰顯地位,總會追求潮流與奢侈品,真是古今不變啊。

呂娥姁:“瓷器之下,大秦白鹽早已成為北邊諸夷各部互市的硬通貨物,不聲不響,便已浸入各部牧民的日常生活。”

周邈深知這一點,鹽是生存必需品,那必然是硬通貨。

呂娥姁繼續:“再有,在南地茶葉出產愈發量多後,茶葉也在今年儼然成為了互市的鼎之一足。與瓷器和白鹽一般,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周邈心中點頭,情理之中。

茶園建成規模,茶葉種植采摘,都需要等待時間的魔法。茶葉今年能躋身互市商品的‘三巨頭’之一,已經是大秦君臣和黔首極其追求效率的結果。

否則茶葉雖然是門好生意,但從頭培植,再成為出口的大宗貨物,沒有十年恐難以成事。

#給草原諸部一些大秦效率的震撼!#

呂娥姁最後道:“如今,長城之外的諸夷各部,遊牧蓄養的羊群愈發壯大。每年春季,便會剃下羊毛絨賣入大秦,又換回白鹽、瓷器、茶葉等物。”

“不少人還會買上幾石糧食,嘗嘗鮮,換換口味。或買幾件羊絨衣裳,幾套毛線衣褲,早晨晚間和冬日天寒時,穿上禦寒。”

“然後在新的一年裡,又蓄養更多的羊群,如此反複。”

人力有儘時,蓄養的羊群不斷壯大,那麼相應地,馬匹數量便被擠占,逐年減少——且每年都是明顯大減之勢!

當北邊諸夷各部養成這種商貿習慣,年複

一年地形成了常態循環,那麼諸夷便被大秦徹底挾製住了。

最初的以經濟戰製衡草原諸部的計劃,本就是周邈率先提出,然後逐步完善。

他當然再明白不過,當草原部族和牧民們‘多養羊而少養馬’後,草原諸部最大的優勢——來去如風的鐵騎,就徹底被廢了,對大秦、中原再形不成威脅。

難得是這種製衡的方略,並不會因為中原英主偶有斷代,便輕易崩塌。

隻要不是連著三五任皇帝都昏庸無能,但凡中間有一任足以守成的君主,就能再度輕易壓製草原諸部。

原因很客觀——“長城之外的草原諸部,水熱匱乏,大多不宜耕種,先天就隻能遷徙遊牧,因此很難形成強盛的、長久的統一勢力。”

“他們對中原的物產依賴,是客觀長久存在的。”

即便學會了瓷器燒製、精製煉鹽技術,也無法發展起來,先天不足並非輕易就能逆轉的。

像是茶葉和糧食等物產,草原無法種植,那麼諸部就無論如何都難以破解對中原的依賴。

因此,一旦草原諸部被挾製,便難以在短時間內壯大成氣候了,難以大舉南下入侵中原,燃起戰火。

燕此行出使西域大體上是一帆風順,但沿途又怎會少得了與盜匪、賊兵等的拚殺?

強壯硬朗了的體貌變化,就是最佳明證。

加上大約天賦所至,讓她對軍事有了敏銳的見解:“大秦的北邊,至少能享百年太平了。”

巍峨堅固的長城邊牆,輔以經濟製衡方略,少則一百年,多則三五數百年,中原北疆都將再無大患。

“真好。”周邈啜飲著甜香的奶茶,心中欣慰無邊。

這兩年他都在南方忙於基建,信息也跟著閉塞了。隻知道大秦一切向好,正在快速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具體情況還沒來得及了解。

——除了昨日回鹹陽經過街道,他回來後都還沒來得及正經逛一逛鹹陽呢!

現在得知北疆的謀篇布局已然實現,心中歡喜激動無以言表。

周邈:千言萬語彙成兩個字——值了!

“都快到日跌末時了,臣等便不再打擾仙使。”

燕和呂娥姁拜見完畢,提出告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