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一更(1 / 2)

“回萬歲爺,十三爺前幾日被封為怡郡王,十四爺則是被封為勤郡王。”皇貴太妃仔細斟酌著用詞,儘可能不在太上皇麵前提到皇上。

康熙皺著的眉頭就沒有鬆開過,十四怎麼會在流放之列,老八那麼會糊弄人,還會糊弄不了十四嗎,除非是不想。

“你仔細說說,這些時日外麵都發生了什麼,朕能挺得住。”

“臣妾一深宮婦人,知道的不多,臣妾也是在八爺登基前一日才被接出暢春園的,聽說八爺登基那日,所有的皇子都到齊了……”

皇貴太妃在萬歲爺麵前向來很有分寸,該知道的她知道,不該她知道的她也絕不能提,不能讓萬歲爺覺得她手伸太長。

什麼是她該知道的,那自然是後宮之人眾所周知之事,比如登基大典那日,萬歲爺的長子和嫡子都在,再比如萬歲爺的嫡子如今早已離京出海。

“登基大典的第三日,太子爺就被護送到天津,由天津港口出海,臣妾聽聞,太子爺此行隻帶了李側福晉和弘皙阿哥,餘下家眷都留在了京城。

不過萬歲爺您放心,太子爺的家眷已經被安置到了理親王府,弘晉阿哥小小年紀,這次也隨叔伯一起被封為貝勒。

太子爺離開京城時攜有三千人,拉行李的馬車足有一百多輛,除了糧食藥材布匹茶葉這些緊俏物,太子爺一行還帶了武器,便是去了外麵,也有能耐立足。”

康熙揪著心,忙問道:“太子是否已經安全出海?”

三千人馬,又有武器在身,還要被流放到海外,如此種種,難道不是在刻意逼迫太子殊死一搏嗎,隻有太子帶人反抗,老八才好就地格殺,以絕後患。

“臣妾聽說,太子爺已經出海十多日了,隻是海上不比地麵,太子爺也無法捎信回來,不過太子爺福大命大,應當一切平安,這會兒說不定已經靠岸,置辦上家業了。”

康熙沒說話,也有可能已經消失在茫茫大海上了,老八若有心要置保成於死地,那方法多了,可以在船上動手,也可以去收買海盜,甚至可以讓大清的海軍去圍殺大清的太子。

“八爺登基後,尊太後為太皇太後,良妃為皇太後,也封了臣妾做皇貴太妃,惠姐姐為……大爺被恢複爵位,二爺留在京城的阿哥被封為貝勒,三爺、七爺升親王,老九和十爺也被升為親王——”

皇貴太妃略一停頓,繼續道:“鐵帽子親王。”

鐵帽子親王,是大清爵位的最頂端,世襲罔替。

而沒有軍功被封鐵帽子親王,實屬是頭一次。

不管是她這個皇貴太妃的位份,還是老九所得的鐵帽子王爵,皇上待老九實在是夠意思了。

這也是她不去老五和老九府上當祖宗,反倒自請來伺候萬歲爺的原因。

她跟了萬歲爺幾十年,雖不懂朝政,但她了解萬歲爺,有她在此盯著勸著,或許能有些用處。

老九已經是和皇上綁在一條船上的人了,連帶著她和老五也成了皇上的

人,萬一太上皇複辟重新掌權,她們母子三人恐怕都要跟著皇上被清算。

“十二爺、十三爺、十四爺俱是郡王。”

康熙倒過去追問:“老八登基那日可還順利,諸皇子都在,沒鬨出什麼亂子吧?兵變時,京城死傷如何,老大和老七、十三、十四為何也被流放到海外?”

皇貴太妃聽明白太上皇想問什麼了,但這讓她怎麼說,說皇上登基一切順利,諸皇子包括太子爺在內都未鬨事,還是說兵變那日,京城主事之人是老九,老九去綁其他幾位皇子的時候,連像樣的抵抗都沒遇上。

至於四位要出海的爺,她倒不覺得是流放,連太子爺都不能算是流放,哪朝哪代被流放之人是帶著家產和幾千人手走的,太子爺都不算,有朝廷支持做後盾的另外四位爺,就更不能算流放了。

“王爺們向來兄友弟恭、謙虛禮讓。”

一致對外。

皇貴太妃隻能含糊著回答。

“兄友弟恭、謙虛禮讓?老八都起兵謀逆了,朕被關在暢春園二十日,他們在外麵兄友弟恭!”

康熙完全不相信,宜妃如今是皇貴太妃,老九是鐵帽子親王,宜妃自然是要幫襯老八的,這不奇怪,利益麵前,幾十年的情分又算得了什麼。

隻是宜妃千不該萬不該拿他當傻子糊弄,這種拙劣不堪的謊言,彆說他被關在暢春園二十天,他就是被關上兩百天,也不會相信。

“接著說。”

他倒是要聽聽宜妃還能編出什麼話來,皇子們‘兄友弟恭’,是不是前朝和後宮也一片和諧。

他甚至懷疑醫妃這一生的太妃吉服也是假的,不過是配合老八讓他死心罷了。

“王爺們孝心可嘉,紛紛請旨接額娘回府奉養,大爺接了惠貴太妃去,三爺接了榮太妃,四爺接了佟貴太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