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宮廷歲月027 三合一大章(1 / 2)

宮廷悠遊歲月 三春景 15436 字 3個月前

素娥和幾個宮女一起整理確認司珍司給各宮送的節令物, 確保裝盒的各類物件一件不錯。

“楝葉簪一盒十二支,各位娘娘的都裝好了嗎?”素娥清點完自己跟前的,轉頭問其他人, 每人皆說‘好了’。

楝葉簪其實就是仿照楝葉形狀做成的簪子, 在夏至前後楝葉插頭也算是很早就有的習俗了——《荊楚歲時記》就有‘夏至節日...民斬新竹筍為筒粽,楝葉插頭’的記載。

如今民間依舊如此,隻是宮裡麵的娘娘就不好一支樹枝插頭了, 所以都用玉、牙等珍貴材料雕成的楝葉簪。簪身是樹枝,而簪頭隻是一片葉子,雕出葉形、葉脈就行,是一種很簡潔的簪子。宮外其實也用, 隻不過一般用獸骨、木頭雕刻而成, 價值低廉的多。

其實素娥今天插的簪子就是楝葉簪, 隻不過她的楝葉簪既不是玉牙雕的,也不是骨木刻的。簪身是竹的,簪頭的楝葉卻是用纏花做的,再用絲線纏繞固定到簪根上。

此時像生花裡沒有纏花一類,但這問題不大,是後世的人回望過去,才會給很多東西分門彆類、追根溯源。而站在時間長河的上遊, 人們對自己生活中出現的東西是沒什麼敏感度的,特彆是那件東西看起來並不特殊時。

如今簪花盛行, 隻是鮮花不是時時都有的, 而且屬於一次性用品,一些稀有高貴的花,等閒根本負擔不起,像生花就這樣出現了。各種做像生花的法子都有, 除了最傳統的用羅帛、用輕紗去仿真,還有用花臘的(就是乾花),用紙花的,用金花銀花的,用通草的,用藥玉的......

素娥用絲線在紙板上纏出花葉形狀,雖然彆出心裁,卻也算不得什麼。在大多數人眼裡,像生花本來就多是賤物,以她用的材料,更是不值什麼,總歸難登大雅之堂。

看到的人普遍覺得,看著還挺好看,但這大概是素娥自身的緣故。這方麵,認識素娥的宮女是有經驗的——古人不似現代人,講究個性,要是見到什麼好看的、新鮮的,照模照樣學起來絲毫沒有心理負擔。

所以大家見素娥穿的好看的衣裳,戴著好看的首飾,梳的好看的發式,那都是學過的...結果雖然不能說醜,但好像和期待的差彆還是太大了。

如果素娥知道她們的想法,大概也隻會哭笑不得。要知道,所有看起來簡單,但又格外出效果的東西,往往需要非常精細的基礎。

為什麼俗話會說,三代才知穿衣吃飯?表麵上看,是脫離了暴發戶的階段,化繁為簡了。實際上會那麼簡單嗎?如果‘簡’就好了,那豈不是學普通人的樣子就好了?這裡麵甚至不是錢的問題,關鍵還是細節,還有個人與之相符的氣質。

‘氣質’的話,大多也是養出來的,處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人就會有文雅、富貴、不拘一格、軟弱、拘謹、粗俗等等氣質。‘居移氣、養移體’,孟夫子誠不我欺!

看起來是挺普通的一根楝葉簪,用竹子和纏花製成,可為什麼看上去就不廉價呢?竹子不是隨便挑的,素娥是恰好看到了一根簪根粗細,長短也合適的實心竹,這才動心要做竹簪的。用心打磨後,簪子看起來光滑且顏色深沉,更接近烏木簪了,樸素質美。

隻有簪頭處有竹節,且由竹節處分出一小枝,素娥保留了小枝兩指節的長度,由此更有天然趣味。

顏色深沉的簪根,配上碧綠清新的纏花楝葉,一個是竹木稟直,一個是纖纖絲纏,一個舊樸,一個簇新光亮——效果真的好,素娥做好之後特彆喜歡!甚至覺得這算是妙手偶得,再想做這麼漂亮的作品,也要看有沒有靈感了。

花簪、楝葉簪、像生花、百索子...司珍司這邊把盛夏的節令物一件一件裝好,確保無誤。送給每位妃嬪的,都按照宮殿等歸類好,還寫了箋子粘在盒子外,以防弄錯。

在素娥這兒快弄完的時候,羅天香叫了她到邊上,低聲與她說:“司珍大人叫我問你,今夏你可還有沒穿過的好衣好裙?還有首飾脂粉之類,可有缺少的...若缺少的話,你說來,我先借與你。”

“明日你去各殿送東西,不似在司珍司裡隨意,代表的是司珍司的臉麵。總要你穿戴的像樣些,司珍大人也臉上有光。”

這當然是隨口找的說法,素娥是完全明白的——正如推銷一件貨物,總會將那件貨物包裝一番。

前幾天的談話言猶在耳,如今具體安排也下來了,就是素娥和其他幾個宮女分送各宮節令物。大概是不想讓下麵的人傳閒話,這一切看起來和往常送東西給各宮沒什麼不同...但看看羅天香安排她去的幾處吧!

首先是重照殿的娘娘們,而重照殿裡的主位妃子可是嬪位的彭充儀!彭充儀名彭婉,是個有名的病美人。她這樣的美人惹人憐惜是惹人憐惜了,可在爭寵這件事上,沒個好身體確實是硬傷。倒不是說不能侍寢,隻是身體病弱,被禦醫判斷‘難有子嗣’了,如今皇帝還憐惜她還好,隻等這憐惜勁兒一過,怕是連她的門都不願意踏了。

然後是凝芳殿,這裡有餘紅雲餘婕妤。這位餘婕妤被宮裡很多妃嬪看不起,一方麵是因為她出身太差,是宗親進獻的,據說以前是某位郡王府上的舞姬。另一方麵,就在於她總喜歡給皇帝推薦新人了,她似乎拿這當穩固自己在皇帝心裡地位的砝碼,這當然會惹得宮裡其他妃嬪不滿。

而且也確實不好看!

最後是寶明殿,這裡住著才人範明珠。這位範才人倒是沒聽說有找人固寵的意思,而且她一個年輕的低位妃妾,爭寵肯定自己上啊,找彆人做什麼——然而,剛出來的消息,她懷有龍裔三個月了!這種情況下,找幫手就不足為奇了。

羅司珍甚至打聽地更仔細,曉得她所在的殿閣沒有主位,隻她和另一位宋才人,以及一位縣君居住。宋才人和她平起平坐,而且聽說關係不大好,她不大可能拿宋才人固寵。

至於那縣君,則是資質平平。官家剛登基半年,她就從紅霞帔變成了縣君。可直到如今,依舊是個縣君,可想而知官家早把她給忘了!

所以,範才人如果要找人固寵,就隻能在宮女們身上想法了。隻是宮女之中雖有‘滄海遺珠’,可也不是隨便就能撿到的。大多數宮女其實都普普通通,畢竟分派到各宮,沒有特殊理由,哪會無緣無故來個天資出眾的?

這就像是現代的娛樂圈,到處是美女,沒出頭的小演員裡也不乏遺珠。但真正有明星資質的,顯然也不是菜園子的大白菜,想要的時候就能去摘一顆...如果不是這樣,哪來那麼多‘強捧上位’的,資本難道不講究投入產出?

“不煩司珍大人和羅姐姐了,衣服首飾我都有...而且我想著,其實也不好太張揚。”素娥其實是不願意自己像個被包裝的商品,即使現在也沒什麼兩樣了。隻是話不能直說,隻好如此借口說道。

羅天香聽她這樣說,又上下打量她,也點點頭:“你說的也是,到底是叫娘娘們看,你要是太張揚了,反而不叫人喜歡。再者,你本身就夠出挑了,也不用借衣服首飾增光,才能叫人另眼相待。”

這樣一來,事情便定了。第二日是往各宮送節令物的日子,素娥一早起來洗漱,完畢之後穿衣梳頭。

穿的其實和她平時沒什麼兩樣,一件藕色羅對襟衫子,交領穿著,露出裡麵一點雪白領子。下麵掩衣的裙子是月白的紗羅,裙子上夾纈印染著櫻色的球路紋,仿佛是一片一片的落花。裙帶是櫻色的,一條同色的宮絛也從腰間軟軟地垂下來——

她平常或豔或素的顏色都穿,而這樣的配色在宮女不許太過豔麗的大背景下,也完全挑不出問題。真要說太素淨,那也沒有,夾纈印染的料子可是宮內宮外少女都喜歡的家常服飾用料。既活潑鮮豔,又沒有織錦彩繡那麼隆重,就恰到好處。

隻不過是她穿,就有一種過於淨扮的滋味...大約是‘獨在異鄉為異客’,何況她跨越了時空來到這裡,她自己不覺得,實則從骨子裡有一種隔閡。像是梅雨時節的那一場雨,綿延到天邊去,不絕如縷,仿佛時間和空間上都沒有儘頭,永遠不會停止。

於是寂寞就這樣泛開了。

但很奇怪,她並沒有因為吸飽了水分就變得沉重,相反輕盈的不得了。仿佛一滴眼淚落到地上,並沒有洇濕地毯,留下一個圓圓的深色痕跡。而是就那麼清脆地摔開,清清楚楚,眼淚的碎片也是一瓣瓣地分明。

素娥慢慢地梳頭,梳的發式很簡單——其實也不需要宮廷特彆規定宮女不許梳高的、奇巧的發髻,那些發髻都很麻煩,需要彆人幫著梳。而宮女一般都得自己梳頭呢!就算能使喚小宮女,可一般的小宮女,哪個有梳好發髻的本事?

這次梳的發髻也沒有個名目,算是素娥自己琢磨的,因為需要盤發,姑且稱之為盤髻好了。隻因為梳起來簡單,看著也很上台麵,所以梳的挺多的。

頭發隻需要分前後兩區,後麵紮高馬尾,前麵則是壓著半圓的發包往後梳,和馬尾結到一處。因為她本來就頭包臉,所以這種發包很少用,用也很克製,比彆人小了一圈。這樣顯臉小、顯端莊是一樣的,還更自然。

再就是馬尾分成兩份,一份折一下是一個圈,但看不到明顯的發鬟洞,剩下的頭發繞著馬尾根盤就是了。另一份也折一下,然後幾乎是一樣的操作。

這盤髻和雙髻很像,但雙髻不用發包(當然,用也可以)。且雙髻折出來的兩個緊實發鬟講究對稱,而盤髻的兩個緊實發鬟一個立著,一個側倒著。其實從正麵看,雙髻更像是縮小版的朝天髻了......

如此這般之後,素娥用的發帶都是頭發同色的黑發帶,絲毫不顯眼。最後也隻插了她那根楝葉簪,彆的什麼都沒有。

素娥這樣打扮來到司珍司,沒有引起彆人注意,因為她看起來就和平常差不多。

羅天香倒是見到她後,有些看不過去,見沒人注意,就低聲與她說道:“...雖說是不要張揚,可你這般也太尋常樣子了。好歹用根金簪,再用些胭脂水粉——我曉得你不需要脂粉妝點,可第一次見娘娘,也顯得鄭重不是?”

不似素娥上輩子曆史上的清宮,宮女不許塗脂抹粉,這大燕倒是許宮女用胭脂水粉,隻是不許宮女濃妝。

素娥不說話,隻是笑笑。這個時候羅天香也沒時間趕素娥回去化妝了,見她如此,便歎口氣說道:“也罷,你往常都不上妝的,忽得如此,倒惹人矚目了。”

羅司珍安排素娥是暗中進行的,至少她有意瞞著幾位關係不好的女官...也算是防著有人壞事吧。既然是這樣,當然不好叫人議論。

素娥也不是有心素顏,隻是這輩子的身體才十五歲,而且因為身體狀態格外好的原因,真的就是字麵意義上的不需要化妝品。考慮到古代化妝品的種種憂慮處,除了偶爾場合需要,她真的很久沒沾過化妝品了。

至於這次,大概是習慣使然與內心抗拒共同作用,讓她下意識根本沒想過化妝。

稍遲一些,素娥就與今天送東西的宮女彙合,大家分派了東西,就要往各宮走。忽然,素娥像是想到了什麼,看向和自己同一路的一個宮女:“冬兒的姐姐在餘婕妤的凝芳殿當差,不如我們與冬兒她們換個差事,叫她能和自己姐姐見一見?”

冬兒感激地看了素娥一眼,她是這一次幾個宮女裡年紀最小,入宮時間也最短的(除了一起去,隻負責拿東西的小宮女)。之前哪人送哪宮都是定好的,分派下來了,她便是想借機去凝芳殿看姐姐也不敢開口。眼下素娥開口說了,倒是解了她的急。

和素娥一組送東西的宮女無不可地點了點頭——凝芳殿算是離尚功局最遠的宮殿之一,無論換哪一樁差事,算起來也是賺的。

而和冬兒同組行動的宮女也體諒她,不在乎因此多走的這點兒路程,答應地很爽快。就這樣,雙方換了一個活兒。素娥她們不送餘婕妤所在的凝芳殿了,而是改送林美人住著的清輝殿。

素娥和同伴要送寶明殿、清輝殿、重照殿三殿的節令物,因為寶明殿、清輝殿距離尚功局較近,她們便先往這兩殿去。畢竟三殿所有妃嬪的東西加起來也有些分量了,便是叫了兩個小宮女跟著跑腿,她們手裡的東西也不少,還是先‘卸貨’比較輕鬆。

寶明殿和清輝殿兩殿之中,又寶明殿更近,它是大內之中,延福宮東側宮殿群裡打頭的一個,素娥和同伴過了迎陽門,不多久就走到了。

“寶明殿有範才人、宋才人,還有汝陽縣君。”同伴念叨了一句,這三位妃子的節令物都在她手上捧著呢。

就在殿外,灑掃的宮女見到她們,立刻放下了笤帚,過來搭話:“姐姐們是哪一宮的,來我們寶明殿可有事?”

一般在外灑掃的宮女,都是一宮之中地位比較低的。除非是那種寵妃所在的宮殿,不然逢人都是叫姐姐姑姑的,這一點無論對方年紀大小。

素娥她們說明了來意,很快灑掃宮女就入內和內庭的宮女稟報了,那些宮女才能和貴人們說話通傳——也沒等多久,頭一個範才人就見到了。

雖然範才人和宋才人都是才人,不過考慮到範才人眼下懷著龍裔,一殿之中先給她,誰也說不出什麼不是來。

素娥等人才踏入屋子,就聽得一個女聲笑意吟吟的,聽得出來心情不錯:“時下節令物?這兩日六局的人倒是常來,先前還有人送了粉...隻可惜本位萬分小心,是不敢用了!便是生了痱子,也隻能忍著。”

‘脂粉’也是夏至前後的節令物之一,隻不過不是胭脂水粉的那個脂粉,而是類似痱子粉的東西。

素娥她們捧著東西,依舊穩穩當當衝範才人行了禮。範才人叫免禮後,她們站到一邊,素娥的同伴就規規矩矩開口:“娘娘,奴婢們乃是尚功局司珍司的宮女,特來送些節令物......”

範才人原本都微笑聽著,直到注意到位置稍靠後一些的素娥,嘴下意識抿了起來。直到司珍司的人告辭離去,往常該有的放賞也忘了。還好她的貼身宮女記得這一茬兒,將早準備好的銀錢拿了來,塞給她們。

“你剛剛瞧見了的?”等到人退了出去,範才人冷不丁問貼身宮女。

貼身宮女當然知道範才人指的是誰,但此刻也隻好裝傻道:“娘子說的什麼?司珍司送來的節令物並無什麼不妥,奴婢瞧著,有兩樣花簪格外彆致呢......”

範才人自矜身份,不好直說,半晌才道:“宮裡養人呢...端的是人傑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