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吞並高國(六)【求雙倍月票】(1 / 2)

沈棠等了等,沒等到其他名單。

“除了羋氏和其子嗣,還有其他人?”

沈棠捫心自問也不是什麼狗彘不食的惡人,彆看她手上人命無數,但她認為打仗是打仗,打仗過程殺人屬於天經地義,而戰後欺淩毫無反抗能力的弱小卻是禽獸行為。

強者揮刀向更強者,而不是在弱者身上發泄,找尋那點兒可憐滿足感。她與吳賢結識多年,二人從友好、各懷鬼胎再到你死我活,追根究底並非是因為三觀不合或者有深仇大恨,純粹是利益衝突。兩國戰爭再如何,禍不及老幼,沈棠自然不會拒絕他的請求。

吳賢怔了一下。

他似乎沒想到沈棠會是這個反應。

沈棠也沒想到吳賢壓根兒就沒提其他人的意思,一時,二人竟麵麵相覷,一種無言尷尬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沈棠想岔開話題,吳賢開口找補:“其他人,皆有依仗。”

羋氏和她的孩子隻能依靠自己。

他要不開這個口,還有誰能為他們母子撐腰?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吳賢也知自己為妾室開口求情,實非英雄,日後史書若有他寥寥幾筆,這樁也會成為後世笑料。

因為高國精銳在上一仗打得元氣大傷,沈棠又用三份禪位詔書離間高國世家出身的官員,所以防守國境的兵馬不是老兵、傷兵就是臨時征募的男丁,戰鬥力可想而知。

隻可惜,巧婦難煮無米之炊。

吳賢連寵愛多年的枕邊人都沒看清楚。

沈棠聽吳賢對自己的稱呼,心中唏噓。

思及此,吳賢更是懊悔。

要是羋氏在沈棠拿下高國之前,自己嘎了自己,或者被高國其他勢力嘎了,這也不能怪她食言。吳賢作為老江湖,自然也懂這個規矩。他感激道:“沈君,多謝。”

或許隻有親眼見了那位羋氏,吳賢才會知道他這些年錯得有多離譜,他會成為失敗者是命中注定的。沈棠含糊應道:“昭德兄放心,隻要他們不礙事,我不會動他們。”

他平日應該多給羋氏賞賜金銀田產,少一些華而不實的翠羽明珠,有傍身銀錢,即便成為庶人也能過上安穩日子。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吳賢,並未注意到沈棠臉上微妙細節。

那日宮變,羋氏比吳賢口中孝順的兒子果決太多了,設宴囚禁、拿捏人質、動手鏟除異己,借著宮變平了一堆爛賬。這心計、這手腕,根本不像吳賢口中的菟絲花。

上位之後,先是派人議和,同時做了兩手準備,下令從高國境內各地調遣形成戰力的駐軍去支援國境城池,儘可能拖延時間。

唉,她現在不怪吳賢沒看懂自己了。

被笑話就被笑話吧。

這倆,確定是一個人?

不過,他思來想去還是說了。

吳賢這個兒子倒是可圈可點。

羋氏跟他多年,幫他解決多少後宅煩惱,又為他誕育孝順聽話的孩子,自己有什麼拉不下臉的?吳賢想起其他妾室和她們生的不省心兒子,無奈地道:“不怕沈君聽了笑話,羋氏跟旁人不同。她沒那麼多心計,沒好的出身,更無能依仗的母族,但其他人有世家底蘊傍身!即便高國覆滅了,母族田產人丁被收繳了,他們依舊能享受榮華富貴的日子。”

吳賢說的羋氏,跟她情報中的羋氏……

沈棠也沒潑冷水的意思。

她也隻能給出這個承諾了。

搖頭歎道:“回首來時路,物是人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羋氏這個兒子有點腦子,但不多。

沒有吳賢壓陣,羋氏的出身短板一展無餘,各地駐軍武將多為世家出身,少數幾個寒門庶民,也與世家有姻親關係。新任國主的命令出了王都,根本沒幾個人聽從。

這些武將都有各自私屬部曲。

願意聽從吳賢,不代表會聽吳賢的兒子。

哼,沒出身沒背景又乳臭未乾的小子,不懂規矩!想靠所謂國主身份使喚他們賣命?天真!他老子吳賢都要給好處哄著,他算什麼?雞毛令箭不行,唯錢糧動人心!

因此,當王庭調兵命令傳達各地州郡武將手中,這些兵馬反應有趣。稍微給麵子的,意思意思打發幾百上千新招募的兵丁,這些兵丁當炮灰都夠嗆;脾氣好點兒的,裝病拖延或者截殺使者,完全當沒這回事;那些一點麵子不給的,直接將調令踩在腳下。

一番折騰下來,湊出來的兵馬不過五千。

這點兵力再分散三路,還夠什麼?

甚至不夠康國兵馬塞牙縫的。

沈棠這邊每隔一天都能收到前線戰報,也驚異於高國的擺爛行為:“真沒有詐?”

彆不是請君入甕吧?

先用連勝放鬆她的警惕,誘導己方兵馬求功心切,待各部分脫離大部隊,冷不丁集中兵力蠶食?一時間,沈棠腦中閃過草叢跳出伏兵偷襲的畫麵,警報器嘀嘀作響!

她拍桌道:“不可掉以輕心!下發命令,讓大軍緩慢推進,彆跟脫韁野馬一樣撒瘋狂奔。高國這幫人或有陰謀等著咱們……”

寧燕:“或許,不用想這麼複雜。”

某些時候,敵人的強大都源於自身想象。

沈棠問:“怎麼回事?”

“根據子虛烏有傳回來的情報來看,高國各地兵馬陽奉陰違,從咱們拒絕高國和談開始,高國百官上朝的人逐日遞減,稱病告假、閉門不出,現在還上值的官員不足五成。剩下的這些基本沒什麼實權,隻是做做樣子。”

這些消息都是子虛烏有打聽到的。

文士之道圓滿後,寧燕發現自己又能召喚兩道化身,跟它們聯絡也沒了限製,本尊甚至能短時間操控文氣化身。一心三用的感覺極其微妙,初時還不習慣,花個三五日就熟悉了。其他驚喜還在陸續探索中。為了消息的準確性,她還讓子虛烏有輾轉各地互相印證。

沈棠:“……如此荒唐!”

“吳昭德倚重這些武將,大方給了兵權,默許他們繼續豢養,擴大兵馬。各地互相製衡競爭。此舉固然能提高戰力,但也有極大弊端,武卒認將不認主。哪怕他們吃的軍餉是高國給。吳昭德正值盛年壓得住這些牛鬼蛇神,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他們誰也不服誰。”寧燕對此見怪不怪,以武將為首的軍閥從來如此,他們隻佩服比他們強又能給他們飯吃的人,有一個條件不滿足,他們都可能反咬。

被他們咬死,那真是死了都沒處伸冤。

“除了這些武將……”寧燕說著突然頓了下,見沈棠神色無異常才繼續,“高國自建國起,便重用世家出身的官員。世家之流,自有一套安身立命的手段,見風使舵……”

寧燕這話說得難聽,但也是事實。

在前景不佳又沒勝算的情況下,高國滅了就滅了,朝中官員還能換個地方繼續工作,跳槽得早,說不定還能升職加薪,犯不著真去拚命。有風骨的,哪能活到現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