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高築牆(中)【求月票】(1 / 2)

沈棠道:“為什麼不能雙管齊下?”

先騙走崔徽,再將崔麋稱斤論兩賣了。

她上下打量著崔麋的身板兒,半是威脅半是打趣地道:“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

賣不上高價又不等同於沒有出價。要是窮瘋了,沈棠也不介意將崔麋“賤賣”了。

崔麋抖了抖:“沈姐姐可真薄情啊。”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怎麼就看不到自己一腔情深不悔?

沈棠自然不相信崔麋的鬼話。

不要對世家族長抱以任何幻想,難道就能對世家子有什麼濾鏡了?二者本就是一丘之貉,同根同源的存在。對於免費勞動力崔麋,沈棠壓榨起來也沒有絲毫的心慈手軟。

“崔二郎,這些儘快處理好。”

官府想要恢複運作,少不了能乾活的人。

沈棠也沒指望靠崔麋一個人做事兒。

她親手寫了一封告示,張貼在城門口。

這份告示一開始並未引起注視。

這塊地方就沒多少戶人家,識字的人寥寥無幾,擺著三四天都沒人上門應聘。就在沈棠準備放棄,打算去隔壁縣鎮招人的時候,有個衣裳滿是補丁的文弱書生帶著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登門。二人麵黃肌瘦,唇瓣乾燥起白色的皮,每走一步路都像是在打飄。

說話也是有氣無力,餓得眼睛發綠。

沈棠看他們局促窘迫的模樣,善心大發,給他們遞了兩張餅子:“先吃點墊墊肚子,不管應聘成不成,府衙都免費提供兩頓。”

“多謝縣丞。”

文弱書生和老者都沒有客氣。

儘管腹中饑餓讓他們動作迫切急促,恨不得將餅子直接推送到胃部,但動作仍儘量保持著一絲風度。沈棠又給崔麋使了眼色,示意他給二人端個水。這種端茶倒水的活,崔麋這位世家子也乾得順手,眉眼間不見倨傲。

他勸道:“二位慢點兒,彆噎著了。”

文弱書生和年邁老者一人吃了三個大餅、喝了兩碗溫水才停下,肚子裡有了飽意。

沈棠這才開始對二人的麵試。

“你們一起來的?認識?”

書生聲如蚊訥,瞧著挺靦腆內斂:“回縣丞,草民二人是爺孫,皆是本地人士。”

告示上麵說優先招募本地人。

沈棠又問:“家住何方?”

書生窘迫說了一處住址。

沈棠在腦海搜搜相關的位置,若是記得沒錯,那裡是一片老舊坍塌的破房子。她之前到處逛,也在那邊踩過點,知道那裡住著幾十個孤寡老人。家裡青壯不是打仗沒了,就是不堪重負去外鄉謀生,房子漏風坍塌也沒人修理。

去年夏季多風,房屋倒了大半。

四個老人被坍塌石牆砸死了。

縣衙胥吏想修補,奈何沒錢沒人。

想動員庶民幫忙修一修也湊不齊青壯,最後還是一群三四十的男男女女幫忙收拾出幾間勉強還能住人的危房,暫時安頓這些人。聽到爺孫二人住在那裡,沈棠問道:“我前不久去那邊查過人口,似乎沒有見過你們啊。”

書生顯然也知道這事兒。

他解釋道:“阿翁年邁體弱,草民本想帶他去投奔遠嫁鄰郡的表親,隻是表親不在家中,我們僅有的盤纏耗儘了,不得不回來。”

沈棠點點頭。

沒有繼續追問這一點。

她那日去了解危房區域人口的時候,有鄰裡說起過一對爺孫,應該指得就是他倆。

什麼表親不在家中也是推辭。

大概率就是表親不見人,拒絕這門窮親戚的投奔。用那些老人的話來說,誰家裡的日子不是緊巴巴的,哪裡有多餘的糧食喂養兩張嘴?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趕回來。

沈棠又問:“你們認識字?”

書生點頭道:“認識。”

他阿翁年輕時候跟本地私塾夫子學過幾年,靠著這些給鄉裡鄉親代筆寫信,逢年過節寫點對聯換米麵糧油。儘管不多,也能讓家裡人吃一頓好的。書生的啟蒙也是他阿翁一手教的,在唯一一家私塾搬走之前也念了兩年學,略讀了幾本書,還會用算盤算賬。

沈棠讓爺孫二人寫字看看。

基礎的讀寫沒問題,算盤用得也不錯。

沈棠滿意點點頭:“行,留下吧。”

書生不可置信抬頭,晦暗無神的眸子突然迸發出光彩:“縣丞,這樣就行了嗎?”

沈棠點頭:“嗯。”

不過有些醜話要說在前頭。

她道:“因為縣衙條件也不好,庫房沒什麼積蓄,所以頭一年月俸隻有糧食,供應你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有米麵糧油當獎勵,銀子什麼的沒有。待第二年,縣衙經濟情況有好轉了,月俸會補上你們職位該有的銀子。”

這個條件要是能接受就可以上崗了。

書生狠狠點頭:“草民知道的。”

他們爺孫就是圖上麵的三餐待遇才來的。

要是溫飽問題能解決了,家裡兩畝薄田拾掇出來種點作物,今年也能勉強熬過去。

年邁老者眼球淌下渾濁的淚水。

領著孫子給沈棠行禮謝恩。

沈棠道:“你們不用回去住了,在縣衙收拾一間空房子先住著吧,好歹不漏風。”

爺孫二人感激不儘。

除了這對爺孫,沈棠又招到一個廚娘。

廚娘剛四十出頭,鬢發已灰白大半。她骨架偏大,生得消瘦,皮包骨的模樣看著有些滲人。沈棠看中她乾活的麻利勁兒,將人留下來。崔麋看她忙碌幾天就這些成果,不由得同情起來:“沈姐姐,真不要我幫你忙?”

沈棠道:“崔氏的人?”

崔麋說道:“不是,是同窗。”

亂世死亡率高,世家為了保證延續就可勁兒生,但除了大宗,其他不管嫡庶都是繼承不了多少家產的小宗。這些小宗之子,有的發憤圖強,期盼分家之後有一番作為,也有人跟崔麋一樣直接擺爛,趁著沒分家之前好好享受人生。這些擺爛同窗,能拉兩個。

沈棠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彆,廟小容不下大佛。”

崔麋道:“也有平民出身的。”

再差也比她這幾天招到的人強太多。

“那也用不起。”

沈棠現在著重招聘本地人士,其實就想借著他們沾親帶故的關係,一些問題溝通起來方便。治下庶民不相信沈棠的能力,但總相信他們熟悉的人。特彆是這對幫很多鄉裡鄉親寫過家書對聯的爺孫,他們能幫助縣衙博取庶民一定的信任度,工作推進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