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願作棋子(1 / 2)

青衣記 周行天下 4241 字 24天前

《青衣記》全本免費閱讀

裴昭仍舊記得群青宴時,崔珩為難陸尚書的場景。

她原以為崔珩會加以刁難,可今日,青年看上去心情尤佳,隻是輕輕掃了一眼,轉頭對韋侍郎淡淡道:“韋侍郎,找你舉薦的進士。”

韋同殊打量了一番她的衣著,道:“若有要事,且進韋府再說。”

京兆韋氏極是富庶,客堂內雕梁畫棟,銀燭輝煌。等家仆焚香完畢,裴昭向三人依次行禮道:“吳州袁熙,見過殿下,見過韋侍郎,見過蘇秘書監。”

原本她想,自己既是求韋同殊辦事,應當先向他施禮才是。隻是素聞崔珩喜怒無常,現下他官位最高,終究還是先向崔珩欠身。

韋同殊道:“且坐。”

裴昭尋了末席坐下。手邊放著侍女沏好的茶,銚煎黃蕊,碗轉曲塵①,是上好佳品。

韋同殊輕咳一聲,開口道:“近日韋某為了北地之事,可謂焚膏繼晷。那杜謙出身寒門,不惑之年便任五品長史,如今,卻在他轄下的北地……”他搖頭歎息,“有此事在身,誘掖後進之事,不免怠慢。”

蘇楷笑道:“朝野上下,無人不留心此案,蘇某自然理解個中為難。隻是,選賢舉能關切國之興衰。對有才學的後生,還應當更加留意才是。”

“蘇老先生教誨的是,同殊明白。”韋同殊忙道。

接著,便依照慣例,向裴昭問了諸如祖籍何處、家中從事何職、錢糧是否夠用等問題,裴昭一一答了。最終又問:“袁進士,想要本官舉薦什麼?”

“回侍郎大人,熙名列二甲第四,科目選為明法一科,特求韋侍郎舉薦大理寺錄事一職。”

大理寺錄事秩從九品,負責登記接收案卷的日期,計出程限;同時亦需要受理和派發案件。由於極是辛苦,前景又較為慘淡,因此並非進士的熱門選擇。

韋同殊聞言,笑道:“正巧,原先的大理寺錄事告老還鄉了,過幾日,本官便向吏部上表舉薦。”

“多謝韋侍郎賞識,袁熙牢記在心。”裴昭微微一笑,心下猜測三人有要事相談,自己留在這裡多有不便,便躬身施禮,“袁熙告退。”

正要旋身時,卻聽得一直沉默的崔珩徐徐開口:“杜謙一事,你知曉多少?”

裴昭抬眼,隻見崔珩倚麵容平靜地朝她望來,目如秋水。

她作揖回道:“回殿下,隻是略有耳聞。”

“殿下,這件事情讓她摻手,恐怕有些不妥。”韋同殊低聲提醒,“畢竟是朝臣命案。”

“原本刑部之事,本王不當過問。”崔珩放下手中茶盞,抬眼朝韋同殊看去,“隻是,杜謙二月遇刺,堪堪三月過去,刑部和大理寺卻毫無進展。而本王,因為恰巧在北地,至今尚未洗脫嫌疑。”

他緩緩起身,走至韋同殊跟前,韋同殊趕忙站起來,躬著身子。

“如此拖延,是刑部不能,還是刑部不想?”

聽聞此言,韋同殊嚇得一哆嗦,趕忙跪地請罪:“是下官失職,是下官失職!懇請殿下責罰。”又囁嚅著,“可長史遇刺,茲事體大,若是交給初出茅廬之人,恐怕……”

“朝野之中,阿黨相為,於韋侍郎而言,撕破臉麵自然無益。本王也知曉,侍郎的心腹在查案時多有不便。”

崔珩轉身坐回席位,手掌輕抬,示意韋同殊不必再跪。

韋同殊鬆了一口氣,正欲起身,可不想崔珩又道:“但如侍郎所見,今日早朝,陛下龍顏震怒,侍郎再做好好先生,不願徹查,又能拖到幾時?——還是說,掣肘韋侍郎之人,比聖上威嚴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