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三章(1 / 2)

絳封刀 補山白榆子 5199 字 21天前

《絳封刀》全本免費閱讀

謝時倚應下幫李伯劈柴挑水,做起來也是毫不含糊,第一天便挑來了滿滿三大缸的水,又劈出了堆成一座小山的柴。

那小小柴山,山腳下的柴個個長得歪七扭八,到了山腰,則是塊塊之間相差無幾,山頂上的,便可堪稱完美了。

李伯隨手拿起一塊木柴,點頭讚道:“少俠悟性還算不錯。”

謝時倚當即傻笑道:“我師父也這麼說,她說我練刀很快!”

李伯來了興致:“哦?少俠師從……?”

聞言,謝時倚竟是突然露出了一副為難模樣,似是在懊惱自己不該提及師父。

李伯善解人意道:“少俠若不想說,可以當我不曾問過,也快到午飯時候了,少俠可有什麼忌口?”

謝時倚鬆了口氣,連忙說道:“沒有沒有,我吃什麼都行,隻要能吃飽就行!”

李伯點了點頭,轉身便朝廚房走去了。

李伯這般體貼,謝時倚卻是突然愧疚了起來,師父倒也不曾有過在外不能透露她身份的話,自己這番為難,全因怕沾了師父名號的光而已。可李伯又不是外人!神醫救了自己的命,又知曉自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不應瞞著他們才是。

下定決心,謝時倚便跟著去了廚房,向李伯道:“李伯,我不是成心要瞞你的,隻是家師退隱江湖多年,我一時拿不準要不要說出她的名字,這才猶豫了一下。”

李伯手上正揉著麵,騰不出空,隻點了點頭,說無妨他能理解。

謝時倚又道:“但是我承了李伯的恩,還是不應有所隱瞞的……我不是不信李伯!隻是依禮得說明一下,除了神醫之外,還請李伯不要向任何人提起我師父的事。”

他這番先拒後應,若在有心人看來,怕是十分明顯的收買人心手段了,但李伯一來不吃這套,二來心知謝時倚是個說話不經腦子的毛頭小子,此番反應皆屬由衷,便同樣認真道:“少俠請放心。”

謝時倚點點頭,正色道:“家師名喚紉蘭。”

“紉蘭。”李伯先是重複一聲,而後突然變了臉色,一副激動非常模樣,顧不得手上還沾著些麵粉,雙手抓住謝時倚手臂,顫聲道,“是……紉蘭?那個十四年前……‘千金玉壺’紉蘭?”

所謂“千金玉壺”,乃是一樁江湖傳聞。

如今是新朝大津建立的第四年,前朝大燕,皇室皆是胡人,雖有世祖皇帝英雄蓋世,無奈其後代皆是酒囊飯袋,對中原百姓更是沒有絲毫愛惜之心。大燕統治中原不過九十年,其中世祖在位三十六年,世祖之外的皇帝,竟是有十幾任之多,更是個個隻知揮霍享樂,毫不顧及中原民怨四起,百姓不堪重負。

魔教便是一個趁此天下大亂時機為禍江湖,嘴上打著“撥亂反正,道反天罡”的名號,手上做的,卻是哄騙百姓,不信即殺,與那該死的朝廷沒有絲毫分彆的組織。

也是魔教勢頭正盛的這一年,一位名為紉蘭的女俠名聲大祚,一口絳色寶刀,一式“雲隔迷樓”,救得崆峒派掌門家眷三十口於魔教長老手下。

這“千金玉壺”,便指得是十四年前紉蘭相救崆峒掌門家眷之事。

彼時魔教長老劍招已至,千鈞一發之際,一件暗器直直打在魔教長老劍尖,竟是直接將那把長劍給震得碎成三截,魔教長老大怒,欲看來者何人,卻是剛剛轉頭,便被紉蘭一刀封了喉。

崆峒派掌門夫人定睛一看,原來那暗器不是暗器,是一盞巴掌大的翠綠玉壺,此刻落在地上,上麵連一絲裂紋也不曾有。那玉壺晶瑩剔透,一看便價值千金。

這傳言一出,即便出自頗有威望之人口中,江湖俠士還是十個裡有八個都不信。

那魔教長老此前怎麼說也算是響當當的個人物,那長劍更是有人曾親眼所見,的的確確是把削鐵如泥的寶劍。用巴掌大的玉壺遠遠震碎寶劍,還完好無損,這得是多強的內力?

更何況見過紉蘭的人都說,她看起來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最多長相有幾分英氣而已!

這之後,便是魏遠洲與孟秋早率領丐幫群俠剿滅魔教一事了,這一戰魏遠洲與孟秋早直奔魔教教主藏身之處,紉蘭則是獨身破了魔教七大長老……彼時是六大長老之勢了,其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氣勢,在場眾人都是親眼所見。

就此,那質疑聲音越來越小,紉蘭名聲也越來越大,直到“天下第一刀”之名無人反駁,紉蘭卻突然自江湖上消失得無影無蹤,真真正正成了一段飄渺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