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太完美了!”導演興奮的搓著手。
要知道以前他們拍攝記錄片的時候,主角雖然都是各行各業的翹楚,但他們不是專業演員,在拍攝過程中,總會忍不住看鏡頭。
有時候一個鏡頭要拍好幾遍,而且裡麵刻意的痕跡也很重,缺少他想要的那種自然美。
這也是他們的紀錄片,雖然各方麵投入不比央視少,但收視率總比不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原因。
那自然和諧的動作,舉手投足間的韻味兒,就是影帝來了,也演不出這個味道。
“耿導,怎麼樣,我推薦人不錯吧?”二嬸笑著說道。
耿導演滿意的點點頭,“不錯,非常不錯!順利的話可以趕在年前播出!”
他們這個欄目組本來就是受到《舌尖上的中國》的刺激,才成立的,結果一連幾年都沒有拿出像樣的作品。
現在東方衛視播出的紀律片大多都是花錢買回來的版權,如果再拿不出像樣的作品,他們這個欄目組就要裁撤了,留幾個人播放買回來的紀錄片就行了。
其實張梁早就知道他們來了,他又不是中的頓悟,魂遊物外,對外在事物無知無覺,他隻是專注,從小養成的習慣,不會因為不相乾的事物分神。
見楊芮和二嬸還有攝製組進來,本來是打算站起來打招呼的,後來見他們直接開始拍攝,張梁也就繼續乾活,畢竟時間不等人,張梁現在也不願意為他們耽誤自己乾活的時間。
一個拍攝,一個乾活,時間飛快,天就開始擦黑了,張梁這才收工,結束一天的工作。
簡單收拾好工具,張梁走到二嬸和耿導演身邊,“二嬸!您來了?怎麼也不提前通知我一聲,我好去接你們!”
“哈哈!沒通知的好啊!通知了,就拍不到如此完美的畫麵了!”不等二嬸說話,耿導演笑著插話道。
張梁看著二嬸,用眼神詢問麵前說話的是誰。
“小張,這位是我們記錄片攝製組的導演,耿導!”二嬸這才笑著給他介紹。
“你好,耿導!歡迎耿導光臨指導!”張梁笑著伸手和耿導演握了一下手。
“小張,我和你二嬸是多年的老同事了,喊小張沒問題吧?”
“沒問題,沒問題!”
“小張,你看能不能再辛苦一下,接受我們的一個采訪?”
“我倒是沒問題,不過,你看這天都快黑了,你們做了一上午的火車,這位攝像師傅又扛了一下午的攝像機,要不咱們先吃飯?
采訪什麼的,明天再說!你放心,我絕對配合!”
攝像師、收音師聽了張梁的話,心裡暗暗感謝。
就像張梁說的,攝像師扛了一下午的攝像機,胳膊都累麻了。
可是乾這行的,導演不說停,他就不能停!
攝像師,尤其是像他們這種野外拍攝的攝像師,算是一個重體力的工作。
“哈哈!是我著急了!那行,那就先吃飯,明天咱們再接著拍攝!”耿導演看看黑下來的天,也知道自己有些操之過急。
“耿導、二嬸,晚上我請大家去品嘗一下,我們鳶都的特色,朝天宴!”
前文介紹過朝天鍋的來曆,朝天宴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由原來不等大雅之堂的朝天鍋演變而成的,宴請賓朋的朝天宴。
如今朝天宴是鳶都人宴請外地賓朋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