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由麗都健身美體中心讚助、京城電視台承辦的第一屆全國健身舞蹈大賽就要開始了,為了讓這一屆本來就內定的比賽更具影響力和含金量一點,洪濤總共投進去差不多二十多萬的資金。其中多一半都是支付的電視台的製作和組織費用,另一少半則是遍請名人名家到比賽現場擔任評委。從初賽到複賽一直到決賽,各種演藝圈、文藝界的名人像走馬燈一樣輪番出現,即使你不懂得啥叫健身舞蹈,但是光看這些名人你也得鄙視一下自己為啥這麼孤陋寡聞吧。
要說這時候的名人真的那麼好請嗎?就算人家肯來,洪濤掏得起那個出場費嗎?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應該提出來,八十年代的名人,和二十一世紀的名人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那時候即使你再有名,你在單位裡也比彆人多拿不了幾塊錢,說不定還要更少,因為大家都是事業單位的編製,工資高低不看你的名望,而要看你的資曆、工齡和級彆。
所以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很多名人也意識到了掙錢的重要性,於是走穴這個詞兒開始慢慢興起,往往一個穴頭聯係了一批歌唱、舞蹈、曲藝演員之後,就會先墊資舉辦一場演出,然後從門票收入中分得一部分,再用這部分收入來支付這些演員的工資。
這種走穴一般都不去大城市,而是到中小型城市裡去演,演出規模也不像首體、工體那種上萬人的,一般都是找個小劇場、湊上七八個演員就開演。像當時最紅的那種歌星、影星,演出一場的費用一般也就幾十塊錢,據成方圓和陳佩斯回憶,1988年他們的出場費也隻有一百元。
洪濤開出的價格要更高一些,一線的老演員、著名演員,一般都在五百元左右,再往下就是三百元,再往下就沒了,那些不太紅的人他根本就不要,必須保證質量。至於為什麼開出這麼高的出場費,原因隻有一個,這些評委也好,嘉賓也罷,都是由主辦方私下打好招呼或者暗示過的,不管是單人還是三人比賽,冠軍都隻能有一個,那就是譚晶,剩下的去爭奪第二名就好了,至於第二名是誰,洪濤覺得還是要憑現場發揮嘛,必須要公|正、公|平!
本來洪濤還想再雇上幾百名觀眾去給譚晶助威,這玩意他有的是,光是這幾所中學裡的初中年級學生,他就能招呼來一半兒,急了高中的也得給麵子,洪濤發話了,你敢不去,你還想在學校裡混了不?不用洪濤吱聲,你們學校自己的人就得天天折磨你。但是這是電視比賽,還不是直播,現場的觀眾人家電視台已經準備好了,根本不用洪濤操心,他支付的那筆比賽費用中,就已經包含了這方麵的費用。
花了這麼多錢、托了這麼多人、舍了這麼多人情,這場比賽不成功都對不起那些名人的捧場。剛開始預賽的時候,電視的播出時間還是下午的科教時間,到了複賽時,就已經變成了晚上九點多,這已經算是黃金時間段了,結果決賽那一天,直接就是新|聞聯播之後的七點半。
觀眾們太熱情啦,尤其是那些男性觀眾,他們是除了體操比賽之外,頭一次看到電視上有女孩子穿得那麼少、還跳得那麼好,這個必須要鼓勵!要支持!於是從預賽開始,來自全市個區縣的信件就像雪片一樣飛向了組委會,到了複賽的時候,中|央台乾脆也直接轉播了北|京台的信號,開始向全國播出了,收視率依舊很高,這樣最終的決賽才有幸放到了那個黃金時間段裡的黃金點上。
洪濤在這次比賽裡很老實,踏踏實實的坐在台下觀看,比賽完後老老實實去後台把譚晶和吳怡她們接走,既沒在比賽服裝上搞什麼廣告,也沒要求把這次比賽來個麗都冠名什麼的。現在麗都這個店在京城某些圈子裡已經很有名了,來這裡美發、美容、美體的人中,也不乏那些經常在電視電影中露麵的女演員,所以不用再宣傳了,這種高端服務業,沒必要弄得儘人皆知,有時候知道的人太多,也不是好事兒。(未 完待續 ~^~)
Ps:Ps:年三十小禮物,五更之二!